《宇宙超度指南》读后感1100字
刚刚在微博写了一篇和《宇宙超级指南》有关的日记,但最后一步,差点保存,错按成返回,一下子荡然无存,所以转到微信读书上来。虽然我可能找不到当时的书写状态,也重复不了一模一样的文字,但是不记录,我心有不甘。
我爸爸和李诞一样信仰佛教思想,家里供着一尊佛,时常进香,十分虔诚;我妈妈信仰基督教,她常常给我讲述基督教义,有时带着我去拜访深信基督教的老太太;我深信道家思想,是基于目前有限的生活经验,更是受到大二时听过的安乐哲对于Daoism真知灼见的深刻影响。虽然深信道家思想,但我有时会搓捻搓捻佛珠,也认同基督教所宣扬的一夫一妻观念。
今天上午我看了李诞的访谈节目,于是找他的书来读,好巧就有。打五颗星,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足以给他的书加分。中午,我在车上时听时看,我感到特别憎恶。不是因为书里的内容,也不是因为恼人的路况,而是因为一种缥缈的无力感,心底生出了一些恶意。这些恶意不是对他人的指摘,也不是想要做什么伤害别人的坏事,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恶心。我力图阻止这种恶心,还好我能表达。我对妈妈说,我看到这里,什么宇宙呀,佛祖呀,忽然觉得自己充满恶意,我想回家蒙着被子睡一觉。想不通的时候,睡一觉,心情就特别好。可能是因为个体本位的尊严受到挑战的缘故吧,尽管我承认人在宇宙面前确实渺小。后来据我推测,这种恶心更可能只是因为晕车。
李诞学社会学,而我是一个学文学的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他的文字对我惯有的阅读模式是一种消解和解构。也是因着这个缘故,使得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他所想表达的内容。
但对“人间不值得”这句话,我印象极为深刻。
“人间不值得”颇像一位殉道者的遗言,面对横刀,面对寒江,面对漫漫长夜,面对写了一半的诗,摆摆手,笑说:“来吧,去吧,人间不值得。”我曾经一度认为寻死是卑鄙的行径。后来渐渐生出了许多同情。再后来,同情的态度变成了冷静地尊重个体意志。
我试图用积极的眼光解读“人间不值得”,居然也能解释得通。这个世界本无尺度去衡量“值得”与“不值得”。也许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买一件漂亮衣服的快乐和看一下午喜欢的书一样多;也许沉默比不娴熟的沟通更好;也许只涂口红便是不至于弄巧成拙的最佳状态,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学不会精致的猪猪女孩。
这样一想,许多“不值得”也都变成另一层面上的“值得”了。我的房间“不值得”循规蹈矩,只要我想找到的都可以找到就好;我“不值得”学开车,反正我也找不到路;我“不值得”烦恼,因为人间不值得。
对啊,人间不值得。唯一的“值得”,大概就是找到自己浅薄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宇宙超度指南》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