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学会学习》读后感_2700字

《学会学习》读后感2700字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屁”也不知道?生活依旧一塌糊涂?

读书,有人说“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了那么多,你还是啥都不知道啊”等等聒噪之声不断。

总有那么一瞬,你也开始怀疑自己读书为了啥?读了很多书,啥也不知道不说,还一贫如洗。这时你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

你身边和你差不多大的,人家也没咋读书,孩子有了,车子有了,老婆也有了,可是你读了那么多书,依旧一无所有。年年回家不是被父母责问,就是被七大姑八大姨攀比:你看看你读那么多书,现在呢?再看看谁家的谁,啥都有了?

莫名被人来一句:“哎,别读书了,还不如出来社会混几年,学的东西比你在书本上看的多多了。你看某某某,从来不读书,还不是照样发大财,这个社会看的是能力。”

这时你他妈恨不得时光倒流,恨不得把当初非要自己读书的人拉出来吊起来鞭打,一刀一刀活剐。你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是谁说的读书读好,一切都会有,可是现在呢?你不仅把没钱没房没车没性生活写在脸上,还他妈被万夫戳着鼻梁骨骂到死。

不知从何时起,你心中回响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被周围人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击的粉碎,你也开始相信: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真的。

其实,不是读书无用,不要被人随便一骂,就怀疑自己所做的事,看看吧,很多把持着“读书无用论”的人,都是本身不读书的,或者读了书压根就没读懂的。你他妈不怎么读书,还大谈特谈“读书有没有用”,这不是一个笑话吗?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

我们现在根本就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读书的问题。

一个人懒,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出一系列听起来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有时,你突然看到别人写的一段话,你也似曾相识,看到过,你也在某本书里读到过,你也知道,可为啥真正要用起来时,自己却老虎吃苍蝇——不知从何下手呢?

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吗?还是真的读书无用呢?其实都不是。

问题可能出在你的读书方法上,也就是读书方法不正确。

我们先看看徐复观和熊十力的一段对话。

徐第一次看熊时,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说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徐说那早年已经读过了;他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过了些时候再去见他,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他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徐接二连三的说出我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

他老先生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徐复观后来说,这一骂对于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读书,是读“不知道”,而不是读“知道”

我们时常喜欢读轻松的,自己知道的领域的书,不愿去涉猎新的领域,久而久之,“知道”的反复重复,“不知道”的越来越“不知道”。

读书,有兴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兴趣上加上一个目的。不加一个目的,是不会有收获的。这个目的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有就好。

读书,总得追求点什么?不然真就是“屁”也不知道。为了要追求一个什么而打开书本了,让自己从肤浅的世界里解放出来。这和漫无目的的读书,得到的效果截然二样。

正确的读书方法,是获得有效读书的正确途径。

有时,觉得别人读的是书,而你他妈是在看热闹。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这是真的学习吗?不,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我学习上的焦虑感罢了。或者是为了读给别人看的。

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屁”也不知道?那是你没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读书,要反思别人所写,再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最后“学以致用”也就是得实践,得用。

正如徐复观所说:

一个人读了书而脑筋里没有问题,这是书还没有读进去;所以只有落下心来再细细的读。读后脑筋里有了问题,这便是扣开了书的门,所以自然会赶忙的继续努力。

或许,你根本都没扣开读书之门,却整天叨逼“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屁也不知道”

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就会觉得读了那么多书,却啥也不知道,进而产生“读书无用”。

读书真的无用吗?

读书犹如吃东西。正吃东西时,所吃的东西,并未发生营养作用。营养作用是发生在吃完后的休息或休闲的时间里面。书的消化,也常在读完后短暂的休闲时间;读过的书,在短暂的休闲时间中,或以新问题的方式,或以像反刍动物样的反刍的方式,若有意若无意的在脑筋里转来转去,这便是所读的书开始在消化了。并且许多疑难问题,常常是在这一刹那之间得到解决的曙光。

你小时候吃过的饭,还会记得吗?不,但是它助长了你的身体。这就是意义,这就是有用。

读书无用吗?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不读书,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地信奉经验主义,高度依赖经验。可经验真的可靠吗?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多是成点状,零散的,片面的。可是书是对知识的系统归类和梳理,是点到面的系统,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是经验无法替代的。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屁也不知道,读的书去了哪里?我还是愿意引用三毛的这段话: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不是立竿见影,醍醐灌顶,不是顿悟。而是慢功夫。

读书,不是他妈的印度神油,瞬间助你延时增大,活力四射,而是一扇慢慢向你打开的门,透过它,你可看见世界风云变幻,锦绣山河,民生疾苦;看见作者笔下的人生百态,体验生活的五味杂陈等等,更重要的是遇见最好的自己,过好余生。

读了那么多书,不是什么也不知道。而是它化为了你的思想,你的气质,你的信仰。它在背后支撑着你。

正如毛姆所说:

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烈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

读书犹如人老去,不读,你的人生或许不完满,读了,总有一天它会为你所用。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也是最公平的一种活动。

读书=正确的读书方法(适合自己的)+坚持(学以致用)+突破(由“知道”进入“不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学会学习》读后感_2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