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00字
毕生追求是何?
佛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贪嗔痴”。而化解痛苦的致胜法宝就是“接纳”,用张淑芬的术语就是“屈服”。古希腊哲学斯多葛派哲人之爱比克泰德创立坚毅哲学,划分我们可以控制和无法控制的清单,不断提醒自己可以掌控和无法掌控的事情,可以掌控的事情积极发挥主动性,不能掌控的事情要去接受它。对于不能掌控的事情,想去控制结果,再加上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却将自己的过失不断归结于亲近的家人和朋友,这两点是造成内心痛苦的源头。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让自己愈加远离追寻的希冀。惯性的压抑情绪,阻断灵与身的流动,身体会以生病的形式反抗。小我,存在性焦虑是寻找自我存在感,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莫名的不安和恐惧无法根除,需要用心觉知身体。真我:“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张德芬认为,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爱、喜悦、和平,这个爱是无条件并不求回报的,反之,带着目的和要求的爱容易绑架,像一些父母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加上愚孝的幌子,严实地捆绑孩子。
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声音在那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它。这份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你临在的一个感觉,一个新的意识的次元就升起了。通过这样的观察(倾听内在的思考、对话),你可以感觉到在那些思想下面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自我,一个有意识的临在——就是那个永恒的观察者。 这是老人说的一句很经典而富有哲理的话,苏格拉底说“反省自己和他人是最高级的善”,如果我们每天不去讨论这种善,就像梦游一样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是否有错误。他教导我们哲学是一种“照料灵魂”的艺术,区分善恶对错也需要智慧,每天反省我们的灵魂,丢弃有毒的想法是必要的。苏格拉底的街头哲学也受启发于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过的“我向你们保证,有一种治疗灵魂的医术。它是哲学,不需要像对身体的疾病那样,要到我们的身体以外去寻找它的救助方法。我们一定要使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去努力变得能够治疗自己。”
最后分享书中有感触的例子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十大奢侈品:
1. 生命的觉悟与开悟。
2. 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3. 走遍天下的气魄。
4. 回归自然。
5. 安稳而平和的睡眠。
6. 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7. 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 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9. 身体健康,内心富有。
10.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