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读后感1500字
《你是你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读后311350904561212031
曾经很流行一个说法叫亚健康,大致就是你没有病却不健康。其实说没病不准确,而是没有大病或者说症状没有快速的显现出来。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来代替亚健康就叫慢病。而多数大病重病都是慢病的累加及衍生而来。
本书就很通俗易懂又鞭辟入里的讲解了产生慢病的原理及从根源上来治疗和预防的方式方法,读后受益很多。最明确的感受就是以前吃的饭竟多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病痛都是自己吃错了吃出来的。无知真可怕。所以《你是你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
书中讲到病的原理简易说来就是人的细胞修复速度低于损害的速度。而细胞的修复在正常状态下是由人体的各大系统自动进行的,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给细胞提供营养素。这个营养素呢,就相当于燃料,而人体也就相当于汽车。汽车需要各种燃料(汽油、机油等)才能开动,而人体当然就是通过消耗各类营养素而获得生存。
这里就涉及到摄入和消耗,也可以说就是输入与输出。人类每天的生命原料输入只有一个渠道,就是吃,通过每一餐摄取大自然的营养素来满足自己身体输出的需求。总结起来,食物进到人体中有四个主要去向:给细胞提供能量、成为细胞结构、调节细胞代谢、养肠道菌群。
给细胞提供能量——主要靠碳水化合物类,也就是粮食、水果等。
成为细胞结构——主要靠蛋白质类和脂类,主要存在于肉、蛋、奶、鱼中。
调节细胞代谢——蛋白质类和胆固醇类,还有维生素、矿物质。
养肠道菌群——食物中的膳食纤维。
这些就是营养素修复细胞损伤的方式。
而每一天身体的输出都是按照基因赋予我们的任务去执行,包括四个方面:能量输出、新陈代谢、修复自身结构和免疫防卫。
弄明白人体的输入与输出,就能有效的制定吃的策略,让输入与输出平衡,让身体保持健康。
人的营养素大致分为七个方面:
1-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2-蛋白质,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3-脂类,分为脂肪和类脂,脂肪又叫甘油三酯,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糖脂;
4-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5-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7-水。
这七大营养素就是人生存的基础,然后依据个人情况,将它们按一定的结构比例输入到人体,这样在生存基础之上就会拥有健康。
其中个人情况就是指,脑力与体力劳动、地理上的冷与热等个体性的差异,导致对营养素的需求结构自然要不同。就如智能汽车更迫切需要的是电能,多用脑就补脑细胞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磷脂等,而不是体力更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等。
我们常说不能偏食要注意搭配,就是结构比例。每一种食物都含有自己独特的营养素,但不全面。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适当搭配平衡膳食,才能让身体获得所需的全部营养。就如你只加汽油而不加机油,汽车肯定出问题一样。
大家看过此书后,可以逆转思路,对身体不适不要只想着治标,多从治本上想想。遇到疾病,先从自己的饮食习惯上反思,先从营养素这个角度找找原因,想想办法,有了这样的思维方法,对于疾病的痊愈一定会非常有助力。
书中给出了一个“吃对了少生病”的宽泛标准:35%动物类食物+ 65%植物类食物。
还有一些具体建议,科学又实用,记录一下。每天一个鸡蛋,300毫升奶,100-150克红肉,一斤蔬菜,400克水果(水果最好带皮吃,补膳食纤维),坚果适量。一周2-3次鱼,1-2次动物内脏。
书中有很多具体病例以及更精细的膳食平衡建议,不一一做入笔记,但已明确标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是你吃出来的: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