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数据》读后感1200字
连续看了两本,今天就说说推理小说,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推理,买了很多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系列,很适合消磨异地工作不回家的夜晚,所以日系推理从东野圭吾(名气最大)挖到了横沟正史,松本清张,岛田庄司,江户川乱步,然后横向跨到欧美系爱伦坡,阿加莎,雷蒙德,去年又看了国内的紫金陈,雷米,鬼马星,就像有些人收集冰箱贴,随便去哪旅行都会买一个新的带上,我这张推理网,也像收藏一样不断有新面孔加入,这次的新朋友尤·奈斯博还得简要介绍下,据说是摇滚歌手,改行写书以后成为近年最出彩的北欧推理作家,浓浓的高冷风,就是山很高风很冷雪很厚的那种,文风偏硬汉,让人想起雷蒙德,等看完《雪人》再回头细讲。
有可能对推理爱好者说,会觉得比如雷米这类的作品根本不是推理,最多也就到悬疑,推理按传统分有本格新本格写实等等,从柯南道尔时期开端,在短短两百年内衍生近百分支,也不能怪后人,本格能写的套路基本被写完了,所以现在说是不是正统推理,也没有太多意义,只要好看刺激就可以了,推理小说就是看个过瘾。
按这个标准,东野圭吾也就心安理得地放在推理作家里讲了,他可以说是国人中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作家之一,近些年,几乎不到两个月,就有他的新书出版(很多都是老作品的中译本),大有中译本全覆盖的趋势,有这种待遇的日本作家,差不多就是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村上这个级别。在版税榜上,他也是位居前列雷打不动,加上一年三本的创作量,和几个大ip的发酵,这股东野风还会继续吹下去。
如果现在刚开始看东野,我想很多人可能会买解忧杂货店,梦幻花,拉普拉斯的魔女这些,最近又出了《白金数据》,实际是2010写的,翻译成熟,阅读性越来越好,语言顺畅,但越来越水,越来越平淡。这也确实很难避免,阿加莎也不是每本都精彩,一旦把所有作品都呈现出来,自然会在读者心中有高下之分。当媒体上都以暖心来形容他的作品时,那种推理带来的紧张深刻就丧失殆尽了,尽管他的新书们离推理越来越远,但不得不说,他的早年作品是不乏经典的,这也是他获得今天成就的基础。
从我们看过的东野作品中,如果让徐老师排序,不用想第一名绝对是白夜行,第二三可能会是嫌疑人和幻夜,这三本我也喜欢,最喜欢放学后,短而精彩,对于东野来说也意义非凡,这是他下定决心踏入写作的处女作品,就像村上的且听风吟,周杰伦的jay一样,处女作往往都出经典。
后来我想也许,也许并不是作品变差了,而是我们变老了,开始怀旧了,所以越来越觉得新书不如老书,新歌不如老歌,新朋友不如老朋友。企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自己,我们的过去都是精彩的,美好的,值得的。前两天杰伦的新歌在朋友圈里刷屏就是例子,虽然歌词不押韵但丝毫不影响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又有什么能美过回忆。奈斯博的猎豹里说,当你开始引用爸爸的话时,你就老了。我突然发现,当我们的评判标准中开始对过去温柔偏袒的时候,我们也老了。
唉,这真是一个悲伤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金数据》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