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荒野》读后感1000字
看完之后午睡了一觉。
期间做了一个荒诞的梦,梦见自己是个演员,在演音乐剧。
剧名叫《范**机械帝国夫人的**》,德奥悲苦剧风格,像《伊丽莎白》和《魔法坏女巫》的综合体,讲那种追求个人自由,与现实环境对抗的故事。
我在里面饰演闹革命的地下组织三人组中的一员,一个搭档是样貌酷似冬兵的忧郁男,他不停地殴打着我们三人组中的第三个人。
那个第三人是个弱者,被压迫所以闹革命,但又心慈手软不敢攻击当权者。这让冬兵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于是他想通过殴打来唤醒这个同伴,因为曾经的他就是这样被唤醒的。
之后这个被殴打的第三人没有像冬兵那样被唤醒,反而精神崩溃觉得自己不是人,而是一架钢琴。于是他把自己改造成了一架钢琴。
对了,这个机械帝国的设定是,人人都是天生的机械天才,可以打造各种机械。
然后这个第三人就做为钢琴被送到了皇宫当卧底。全剧进行到倒数第二首曲目的时候,我觉得超好听,于是像醒来在网易云音乐上找来听。
但是醒了之后发现,噢,是个梦。
所以跟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说起来我最近也开始迷恋户外——登山,徒步,负重前行,穿山涉水,感觉很酷。
但现实中我并不惨,甚至可以说生活无忧,意气风发。我并不需要逃避什么,事实上我觉得这也逃避不了什么。
那么是什么,让我和书中主角那样需要内心蜕变的人,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呢?
或者说这种荒野给人的净化错觉到底来自何处?
我想,也许是因为现代人类,已经很少直面大自然的殴打了。城市就是人类的钢琴。我们建造城市,歌颂城市,书写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认为城市代表了我们的文明。
如今大自然殴打我们的时候,我们说,噢,我是城市,我不痛。
但我们终究不是城市,人类就是人类,严寒酷暑风暴尘埃最终都是需要我们的身体去承担的。
在荒野,这个感觉就特别明显,山中雾霾弥漫的时候,我们没有空气净化设备。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走出雾霾。
没错,就是这种必须前行的感觉。让我沉迷。
在城市里,我们都想停下来,或者说我们想更好的停留在原地。
但是在荒野,我们都明白,帐篷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不仅如此,荒野里所有的相遇,离别,结伴或是独行,都更有契约感,触动都更加强烈。
这本书也确实把这种魅力阐述的非常清晰。尤其是最后车上女主角与雄鹿三人组暧昧观星那段,用当时男孩的话说,就是:
“棒极了。”“这感觉棒极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走出荒野》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