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读后感_1000字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读后感1000字

和不少现任毛粉一样,这遍算是二刷。
2016年下半年,那时候我还没走进毛妈的微博黑名单。毛妈大概以三天更两章的速度,把这部小说的初稿更新在自己的微博上。
彼时,我恰在徐州出长差,毛妈刚刚从彩云之南,荷尔蒙扑鼻的丽江回来,带着这一本新作的书稿。女作家是一种把环境和体验转化成作品的生物,如果再悠闲不吵闹就更好了。所以如果你在丽江和大理的小民宿,看到一个用着macbook一脸严肃敲打键盘的女士,那多半是小说家或者剧作家无误了。
大学毕业前,偶然在专栏看到这位笔尖甚于尖刀的奇侠,不禁酣畅淋漓、拍手称快。毛妈的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剧透为乐,跳梁小丑,把爱情中的种种缺点放大给那些未懵世事的小年轻们,敲打他们的肉认知极限。就像她曾经的博客名:看起来很猛。
说的夸张点:表面上,开着情感专栏做着女版连岳,实际上却是女权当道,哗世取宠檄文发布机。
熟悉毛妈本人的应该也知道,她本人是一位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长大女青年。稍微男性化的体姿,和继承刀子嘴母亲的性格,在几段感情中也是斑斑伤痕。于是心中的不平跃然纸上,读者仿佛群体成了出气筒,而她本人也可以收获当“老毒瘤”一轮又一轮的高潮...
坦然讲,毛妈文笔很棒,妙句很多。作为她的读者群体还是很享受的(被动出气筒?在床上的时候分得清楚授受吗,还不是照样兴致勃勃?)。所以即使对人,我不是很喜欢这位作者,但是不影响我喜欢她的作品。
为什么不喜欢她人呢?大概就是因为时过境迁,有才华却红不了,心态爆炸,微博上博一把热度成为了主要目的。终于有一天,一个挑战公众的论点抛出,忍不住我也开始回怼。高峰期毛妈一天黑掉几十个粉,自然而然也就轮到我了。
之后自然回归平静。后来一次看荞麦谈到,他们几个作家们有一个作家微信群,里面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萌芽》,《ONE》等青春刊物出名的青年女作家们。群名叫,“发财了就退群”。似乎建群之初有几十人。几年之后,荞麦、毛利等不到十人继续存在,其他的人,我猜想也,不都是发财了,估计也有很多另谋出路,或者婚后归隐吧。
总之,在文字趣味性上,毛妈依然赢得了我的五满分评价。这本作品是乎对比当初的书稿,小幅度增加了一些时髦梗,比如吴奇的大数据挖掘师身份,似乎是新设置的。完整经历过这轮繁荣和房价爆炸的奋斗青年们一定会对这本小说感同身受。当然,就如陈苏其名,玛丽苏终究是玛丽苏,只是换了个壳。说好的第二季也没有在两年后等来,所以4星概括这部作品,应该是足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