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后感1600字
融合:所谓“融合”就是陷入一种共生或寄生关系的泥潭中。
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功能过度”者往往感到自己别无选择,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有些“功能不足”者想要承担更多责任,所以他们认为“功能过度”者是在控制和约束他们。于是,这些“功能不足”者的口头禅就变成了:“都是你不让我做!”
三角关系:
在三角关系及其内部的同盟之中,存在着三种最基本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
在三角关系中,其中的两方往往会结成同盟。这种同盟关系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减少自身的焦虑;二是联合起来控制第三方。这样的同盟可以给人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力量,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无力感。
“分化”过程要求人们从家庭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从各种同盟中脱离出来,不再加入家庭成员之间的斗争,不再支持相互敌对的任何一方。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自身的力量,或寻求别人的支持,而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我们必须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打交道。
如果你跟某人的关系亲近一些,就感到自己对另外一个人“不忠”和“背叛”,那么你处于三角关系之中。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一步 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首先要弄清你的原生家庭里都有谁。
家谱图应包括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年龄,还应该提供家庭成员出生、逝世、结婚或离婚的日期。家谱图至少应该涵盖三代,包括你自己的一代、你父母的一代和祖父母的一代。
第二步 联系家庭成员
第三步 创建一部家庭历史纪事
第四步 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第五步 探亲与家访
探访时间不宜过长,2~4天是最合适的。尽量不要跟伴侣一起回家探访。要像一位实事求是的科研人员,保持客观的态度,
第六部 自我分化
一切行动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并且你要注意如何应付自我改变之后家人对你的反应。如果你的目标还包括改变他人,那你肯定会受挫。你还必须假定“家人现在什么样,以后也会什么样”,并且把这当作你行动的假设前提——虽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保持自我,独立思考。
遇事淡定,不急不躁。
勿迫于人,求同存异。
坦诚大度,人际良好。
鲍文博士的理论在很多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第一,它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并理解个人在生活、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它并没有把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划分成“好人”和“坏人”,并且不愿意用“有害”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家庭中的任何成员。
第二,鲍文博士的理论是一种对人类关系进行综合全面探讨的途径,它把人们置于生活的大环境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尤其是放在由人组成的人际情感体系之内进行研究。我们都在更大的情感体系之内成长和发展,并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把自我放进情感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理解,而且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在人际关系中改变自我的新方法。
第三,鲍文提出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关于像我这样的治疗师的理论,而且也是关于我的“来访者”的理论。它明确指出:我和来访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基本的人性上说,我们都是相似的,我们都面临着类似的奋斗和挣扎。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知识理论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
这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希望与每个家庭成员建立一种“一对一”的人际关系。这是工作的目标,而不是出发点。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安全感增强,人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坦诚,并愿意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心声。因此,在原生家庭方面的工作中,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安全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附录A 如何与原生家庭加强联系,提供了联系的具体方式以及问答内容
在寻找专业咨询师的过程中,读者必须考虑到的是:这个专业人士必须把家庭看作人生积极动力的源泉,而不是把来访者当作恶劣家庭环境的不幸牺牲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