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 待我略通诗词韵脚之时刻,方阅读欣赏又一遍。
- 文字与影视的区别在于:你能够揣度猜测它一百种意义,并且你是原创。在我看来,原著所赋予的师徒四人形象略殊于86版西游记的影视形象,又或者说电视剧并未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先说三藏法师——一身俏皮囊,佛心善向前。命途多灾愆,每每把泪洒。没错,正是这样一位佛心坚定的圣僧,在灾难和死亡面前亦都会恐惧。灾难临头,也恐伤了性命,抱怨怎生如此多难,哭哭啼啼;死亡面前,亦懂委曲求全,哀喊道却大王爷爷,步步惊心。谁人不惧死,哪个愿受灾?只因一颗佛心定向前。我想这样的圣僧形象才更加丰满。
- 再来是孙行者悟空,悟空悟空,悟得四大皆空。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孙行者依旧是那个活泼顽劣、拥有大法力者的猴头,可是从原著里头,我读出猴哥的智慧和佛性不是一般地高,连唐三藏都倍加赞赏。记得西天路上遇乌巢禅师,口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心经》,三藏背诵于心,乃是悟空一路上不断说文解字劝导于唐僧莫多抱怨等等等等。再说智慧,毋庸置疑,除却手段,一十四遍寒暑基本上是行者定计保唐僧周全(天竺国倚婚降妖、灭法国剃发保僧之计等)。都说猴头聪慧,盖如是耶。
- 猪悟能,又名八戒,知受用大概是他最大的特点,连成佛也是封得个净坛使者这么一位好处多多的菩萨衔位。大家眼中的猪八戒憨厚老实,这些先不提,讲点不一样的吧。其实吧,这呆子在我看来有些残忍,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身为出家人,须常怀慈悲之心。上元佳节赏河灯之时,唐三藏被三只犀牛精摄去,幸得四木星宿相助咬死一只,活捉两位。穿了琵琶骨牵至众人面前,这呆子犯了浑拔刀就砍下两只犀牛精的头颅,锯其犀牛角,且不闻得饶人处且饶人,慈悲之心何也?或许每次大败妖魔烧毁其洞府,打杀尽其小妖是为了以战止战,防止遗祸人间。施了法力,穿其琵琶骨,何苦要打杀人家噫!
- 沙悟净,这个黑大个,文章倒是写之甚少,与影视形象一般无二。唯一有待商榷的一点貌似挑担背负行李的是老猪,可能他只是负责牵马和看守行李吧。白龙马,哈哈哈 那就更可怜了,100章里头只以三次真身出现过,还被行者敲屁股。
- 一百个读者眼里便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所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臆想,便是这些,君听之、读之即可,万不可记于心,须亲身历读一遍,自有自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西游记》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