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1400字
《那不勒斯四部曲与记忆时常走失的人》
我不是来做书评或者读后感的,那就随便说几句吧。
如果说读到目前为止,四部曲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的话,那大概就是这部作品直白大胆的语言、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主人公对自我剖析、对起源和出身的超越震撼到了我,使得我写下来这篇乱七八糟的随笔。主人公在作者笔下,对自己内心的诚实远超我想象,尤其是在第四部中,几乎就是主人公埃莱娜对自我的一种坦白,这种坦白无法让我不受吸引。更让读者乐于谈起的还有埃莱娜和“天才女友”莉拉超过半个世纪的女性朋友之间微妙的充满超越、嫉妒、相互伤害、相互依赖的友谊让人唏嘘,她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经历认识到了性别不平等。莉娜具有天才般的天赋,无奈却要遭受天赋的浪费,出生在落后封闭的城区,一个贫困的家庭,一家之长的父亲不会把钱浪费在没有用的女孩身上,因此小学毕业就再也没能上学的莉拉过早地体验到了性别不平等,她终生都在反抗这种不平等,反抗婚姻,反抗权势,反抗男人。而埃莱娜,是相对幸运的那个,最终通过上学,逃离了那个闭塞的城区,进入了上流社会,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性别不平等无处不在,她一直有一个模糊的心理潜意识,那就是要锻炼自己的男性思维,这也是一种本能地对性别不平等的意识,性别不平等下,倾向于让自己拥有优势性别的思维。某种程度讲,两位女主人公属于同一种人,她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和精神,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这段友谊能跨越半个世纪的原因。
事实上,我已经在kindle 上看第四部了——《失踪的孩子》,我的记忆力很容易走失,那不勒斯四部曲断断续续地贯穿了我研三的上半学期,贯穿在我每天吃饭,睡觉,看文献,做实验中。我有好多次都想写一点什么,因为我知道,我很容易过滤掉了我所读到东西,我想表达的那种感觉和思想稍纵即逝。
我很害怕承认这些,我不愿意被特别看待,但事实就是如此:我的记忆力容易走失,但感受很敏感,如果我不当场抓住它,那么它们只是会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一种模糊的印象,我每天都假装自己的记忆力很正常,但其实我记住的东西都是靠一些技巧和刻意训练记住的,日常生活中,我倾向于用时间线以及关键事件发生点来推断已经流逝的那些往事。是想等到四部曲全看完之后说点话的,但是我发现我对“四部曲”的好像就只剩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了:很容易读、女性意识很很强、语言很直接,两位女生之间的复杂的友谊……显然这些印象不足以支撑我写一篇书评。
这种感觉很糟糕,我不知道这段时间我这么喜欢的书,我为什么连一段完整的语言都组织不起来。我把这些都归咎于记忆力的走失,我要告知人们我的记忆力已经在前一秒走失了吗?我在为我自己的某些失误辩解吗?
在第四部中我们更容易看到“包括那些对自己也不愿意说的事情,即我的怯懦,我的言行不一”这样的坦诚。
一个记忆容易走失的人的日常是很艰难的,她读的句子是断断续续的,她的思维是散发跳跃的,她的语言永远跟不上她的思维,她很畏惧回忆细致的情节,她对于想要记住的珍贵的瞬间没有信心,她对非常喜欢的东西没办法说出特别详细的原因,尽管那些原因在之前她已经刻意记下了,到头来,只有一句:就是很好啦,我很喜欢。她的感受很灵敏,她的回应很迟钝。
写下这段话之前,我从没有想过我的记忆力时常走失这个问题,这是一种巨大的盘踞在我内心深处从未面对过的恐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