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读后感1100字
[洋葱阅读法 — 彭小六]
# 0. 前言
作者的三个阶段:
1. 快速阅读
2. 体系化
3. 融合
# 1. 阅读的大脑
大脑分为三层:
- 原始脑(爬虫脑):本能应激反应
- 哺乳动物脑:情绪
- 皮质脑:理性
阅读的兴趣:
- 感官兴趣:看直播看美女
- 学习兴趣:分析直播行业,并输出文章
- 职业兴趣:从事直播行业,并改进
七个建议:
1. 大脑偏好:
- 简洁化:大脑偏向简单
- 结构性强:思维导图的原理
- 图像化:文字、图像、视频,渐易
- 奖励自己:奖励带来成就感,输入—>输出—>奖励—>输入循环
2. 控制好精力:精力充沛时阅读
3. 利用好注意力:鸡尾酒效应,带着问题和目的阅读
4. 提升专注力:冥想、跑步等
5. 锻炼记忆力:输入—>瞬间记忆—注意—>短时记忆—重复—>长期记忆。学习吸收率金字塔6. 面对压力:无聊、压力、心流(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赖),从简单开始,不断增加难度,最终达到心流7. 养成阅读习惯:
# 2. 碎片阅读
概念:有目的的学习
碎片学习的核心:概念,认识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联系组成块成方法论,成功经验验证方法论。
碎片阅读的工具:分类收集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文章提炼
碎片阅读的方法:提炼;链接,结合自我经验;融合,概念之间的联系
# 3. 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本质:快速了解书本的价值
步骤:- 提问:开放式(为什么)和封闭式(是否)
- 预习:序列、目录和后记,关键词和关键章节
- 扫读:段落开头、结尾,图标,粗体字,关键词等。2:8原则,2核心知识,8解释说明
- 切重点:明白书中的概念(唯一需要完整时间的过程)
- 复习:疑问,关联书
# 4. 阅读卡片和笔记# 标记—>收集—>整理—>分类保存(和其他书一起)—>输出—>应用
# 5. 主题阅读
- 碎片主题阅读:围绕主题收集文章集中阅读(1-2小时)
- 书籍主题阅读:建立感性认识(公众号或知乎)—>建立书单(豆瓣、知乎、搜索引擎、好书的推荐书目)—>预习:扫读(序言和目录,确定是否需要)—>确定框架(某个主题最想了解的问题,主题越具体越好,最简单的框架:2W1H:why、how、what)—>寻找答案(每本书对问题的答案,比较答案,得出结论)- 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
# 6. 深度阅读
为什么:升级看问题视角
如何选择深度阅读:收益值高,收益衰减周期长三个步骤:练兵场
- 练:寻找联系。遇到重要的概念,主动寻找联系,找五个例子/故事
- 兵:探索冰山举例是刻意练习和习惯
- 场:多场景联系应用
这部分作者的意思是多场景 “分享—>回报—>积累”
# 7. 阅读和变现
如何变成一节课: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概念)、深度阅读
用户的痛点,我带来的价值
3S:
第一个S是Jobs,指的是用户平常做的工作、日常活动有哪些;
第二个S是Pains,指的是用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到有哪些阻碍;
第三个S是Gains,就是用户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洋葱阅读法》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