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采桑子》读后感_1000字

《采桑子》读后感1000字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一个皇族世家,十四个性格迥异的子女,几十年的沉沉浮浮,只留下了一地枯叶和残阳。

大格格是金家第一个孩子,加之满族人家里最重要的是女孩,所以这位大姐的性格有些孤傲,不合群。大格格喜欢唱戏,父亲和其他兄妹们也喜欢唱戏,于是,家里那美轮美奂的戏楼总是热热闹闹,无论前面的戏多精彩,压轴的那一出戏必定是大格格的。在一次义演的准备过程中,大格格认识了拉胡琴的董戈,在懂戏又认真执拗的董戈陪练下,很短的时间内,大格格嗓音唱法有了大变化,越发宽阔婉转,深沉凝重。琴与唱和之,如风雨相调,水乳交融。大格格与北平警察署长的三公子定下娶亲日之后,董戈消失了,寻他不着的大格格,似乎也只剩下了一个躯壳,恍恍惚惚地嫁到宋家,没几年,宋家的三公子就丢下了神经兮兮的大格格和他们的儿子,去了海外。疏于照顾的儿子死了之后,大格格餐风饮露般地活着,沉迷于戏中,枯萎而死。真是,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文革时期,因为一个谎言、一个叫黄四咪的女人和一把莫名失踪的枪,金家的老二、老三和老四上演了一场兄不友、弟不恭、亲情疏冷,事变百出的惨剧。在造反派的淫威下,三兄弟身背白旗和铜锣被迫游街,回家之后,心气高的老二,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后院的桑树上,老三和老四也反目为仇。几十年后,两兄弟终于坐在一起,共吃了一顿春饼饭,但兄弟间的亲情,却早已散了。

金家最美貌的二格格,与一个商人自由恋爱,被家人痛打一顿,并在祖宗牌位前罚跪,家人为她物色婆家时,她与商人私奔,从此与金家断绝一切来往,至死也未与金家和解。虽然嫁为商人妇,但二格格却对她的三个孩子提出要求:永不许经商。纵是天潢贵胄之子,家教也是极严的,三个孩子富而不骄,贫而无怨。

金家参加国民党的老大,“大义灭亲”了参加共产党的三格格,抢走了老七的女朋友后,远走台湾。金家的老五,唱戏上瘾,不满足只当票友,要进梨园这行,遭到家人反对,于是天天扮成叫花子,放逐自我,因为犯了烟瘾,冻死在桥洞里,留下一个迷迷糊糊,总也睡不醒的儿子。还有处事淡然,一辈子与世无争的儒雅老七。短短几十年,几代人的气息,随着老屋的拆迁,再也寻不着了。弹指一挥浮生尽,往事无迹,聚散匆匆。

动人的音律已经散尽,六合之内再无处寻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采桑子》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