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_1400字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1400字

吴晓波写得最“轻松”的一本传记。所谓轻松,就是一种跳出腾讯看腾讯的空间时间俯视感,而不是代笔捉刀的记叙一个公司的成长。这部腾讯传,更像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编年史。记载了腾讯从创立之初到今年所发生的许多著名实例,并通过这些真实案例讲诉了它们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乃至世界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和积极地影响。
腾讯创造了“产品经理负责制”和“互联网 思维”,这才有了QQ、微信、游戏这些亿元级产品单元。抛开这本书的历史感外,腾讯传更应该叫《互联网思维实施战略》或者《产品经理使用说明书》。腾讯用实际告诉了我们这样几个事实:
1.成功不一定要单独或者完全创新,也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但必须超越被你复制的对象并不断保持优势。这就是站在巨人肩上原理。
2.成功的产品及其思路,往往都是自下而上的一种进步。顶层设计的东西,效果都不会太好。
3.领导者都该像马化腾一样用人,放手、鼓励、信任手下人,让手下有试错的机会和冲劲。这也是腾讯旗下每一个产品负责人都从产品经理做成亿级分级企业负责人的原因。
4.中国公司对世界的贡献就是1994年后的互联网公司。作为当前唯一完爆老美的行业企业,以腾讯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创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优良商业模式,并在互联网社交、网站、音乐、动漫、购物、视频、文学以及慈善领域做到了世界都要学习的极致。为何只有互联网?为何只有互联网科技?因为政府搞不懂所以没有管。
从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元年。斯坦福电机硕士杨致远创立雅虎、丁磊离开铁饭碗进入网络公司、马云丢掉事业编制创建黄页网、麻省物理博士张朝阳放弃在美国继续研究物理回国盗版雅虎……直到2014年结束的“3Q大战”,政府都不知道如何管理,更谈不上去管理好互联网企业,所以,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20年!对于当前的萎靡不振的实体经济,其实,有太多太多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1998年,我老爸给我买了第一台电脑。不能上网,即使是拔下电话线也不能拨号,因为压根就没有安装网卡……这,就是我们这些90后的童年……唉,可悲啊,当年的双11人家腾讯都成立了,我还在玩三国群英传。
还有,必须的代表月亮鄙视一下腾讯,学习ITues,为了赚钱,撺掇并联合4大唱片公司封杀免费音乐下载。逐步让音乐走向了正版,并扩散到视频、动漫、文学等知识产权领域,让中国互联网逐步学会了啥叫“版权”。我恨它,那只该死的肥企鹅!
腾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到四处碰壁,现金危机,再到寄生于移动梦网,实现盈利。每次都要“嗝屁”的时候,马化腾就有如神助一样活过来了。马化腾自己都说,再让他回到1998年,重新再来一次,恐怕也会有10000种死法等着他,但就是这万分之一的胜率让他杀出了重围,成功上市,成就了亿万富翁的美梦。但就其公司进去正常盈利以后,腾讯仍然危机重重:被移动一脚踹开,股票遭遇抛售,蚍蜉撼树对抗微软,被全互联网行业围歼…随便哪一个事件似乎都是绝境,但又恰巧每一次绝境都是对手率先犯错而给了腾讯浴火重生的机会,每一次巨大的危机过后,腾讯都获得了升华。不是移动的始乱终弃,腾讯可能还是一家SP公司,还在吃移动的短信分成,如果不是MSN和51的竞争,腾讯不会这么快的提升自己,很可能也就不会收购Foxmail不会挖来张小龙,要不是周鸿祎的狠招连连,让腾讯陷入了全民战争,现在腾讯很可能仍然不会反思,还会是全民公敌。
腾讯的故事告诉你,成就你的永远都是神一样的对手,永远不要害怕对手伟大,只有伟大的对手,才能逼着自己多学习,多反思,造就伟大的自己。
推荐身边从事商业的朋友看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