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读后感_1000字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读后感1000字

因为最近课业和课外接触的新知识比较多,所以再一次翻开了这本Scott Young的《如何高效学习》。从前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版,而英文标题其实更加切题—Learn more, Study Less.
先介绍一下作者本人,一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的33门课程,一年还要读上差不多一百本的书,与此同时,(注意是“同时”), 还在业余的时候经营一下企业,每周写几千字的文章(热门博主)。读完MIT课程还自学了中文。因缘巧合, 我去美国期间拜访了一家创业公司,惊异地发现这家公司的CEO竟然就是Scott Young!简直就是一枚精力爆表的神人!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整体学习法。Holistic Learning.
按照书中的说法,学霸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记忆和学习的模式不同。在学霸的头脑中,知识永远都不是分块分区彼此独立的—代数区,生物区,经济区等等,而是像神经网络一样,彼此交错联结。也就是中国老话所说的“融会贯通”。一个知识点与越多的已有信息点建立起来联系,他就越容易被牢牢记住,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准确无误地被提取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学霸记忆力惊人,并且能够灵活应用,随时输出。
听起来很抽象,那么这样的记忆是如何达到的呢?
结构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基本分为三步:
1. 获取:这里作者推荐的是快速阅读法。作为一个快速阅读的获益者,我深深地赞同这种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并建立简略的基本模型和框架。这里作者介绍了指读法来防止阅读中的视线乱扫。
2. 理解:明白信息的意思。相信知识的相通性,你就可以通过类比法来理解很多新新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理解经济学中的Exchange Rate原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联想两个商人彼此囤积居奇,此消彼长,商品互换的过程。 只不过这里是两个国家和国家里的人之间的交易。除了类比比喻法,还有内在化(建立故事以及感官联系),挂钩法,信息压缩法。
3. 拓展: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方向有三个:深度拓展,横向拓展以及纵向拓展。也就是梳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探究并列知识的联系和从其他的结构角度探究知识。
4. 纠错:剔除错误的联系。
5. 应用:尽可能多地去使用学会的知识。比如说学过Accounting知识就可以给自己建立一张资产表。
Beyond holistic learning. 始于学习而不止于学习,Scott Young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事情还有其他的秘诀:
1. 精力以及能量管理: 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绝不拖延,坚持建立每日的清单,将散的工作集中批量完成。
2. 自我教育:解构自己的挫折感。永远Track和记录自己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