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大脑》读后感1200字
“营养学”一直是普通人的一个认知盲区,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领域覆盖生物性、化学、认知神经学、生理性、人体工程学、医学、食品学、烹饪等大量知识结构,而且有些实验结论又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说,人体构造如此复杂,食物的营养又如此繁多,这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负荷(你的脑容量既要了解各种食品的营养构成,又要了解食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还要知道营养如何吸收,如何对身体器官发生作用。对了,你还得学会如何烹饪),而且就算你全掌握了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况且从经济角度上讲学习的ROI也不高。所以导致了我们只能听取“专家”意见,照着做就是了,今天来个西方营养学专家告诉你DASH最好,明天来个中医养生专家告诉你多吃绿豆和地瓜,后天又有鼓吹生酮饮食和防弹咖啡的,更牛逼的是“民科”那些吃什么祖传的食谱可以治疗癌症的,我在想我们会不会像《双食记》里最后把自己给吃瘫吃死。
本书核心观点就一个,“远离碳水,拥抱脂肪”。其它观点如下:
胆固醇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不是敌人,大脑需要脂肪作为燃料,含麸质类碳水(面包、麦片、面条、饼)是要坚决远离的,另外要减少糖,尤其是多糖的摄入量,自由基会和垃圾元素结合形成有毒物质,炎症是由于氧化引起的,抗氧化剂的摄入可以把营养成分捐献给自由基,抑制氧化作用的发生,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糖尿病会引发认知障碍,胆固醇水平和认知能力呈现正相关。
解决方案与建议:
吃高脂肪和胆固醇的食品(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证明膳食胆固醇会转化为血液胆固醇),让脂肪为身体和大脑提高能量,吃好油(草饲黄油、椰子油、橄榄油、棕榈油),尤其是MCT油(中链甘油三酸酯),吃整个含果糖量较低水果(苹果,樱桃,桃子,橙子以及重点推荐的鳄梨(牛油果)),水果虽然有糖,但是水分、膳食纤维以及果胶会延缓胰腺分泌胰岛素帮助细胞储存能量和脂肪,零食可以吃坚果(核桃、腰果、巴木坦),花生除外(花生是豆科类食物),多喝水,人体一天应该摄入自身体重*33CC的水量,作者要求你喝自身体重一半的水,酒类只能喝红酒,可以喝咖啡。
自身应用体会:用书中方法实验了一个星期,体重减少8斤,现185cm,160斤(不健身,偶尔散步。不节食,只吃鸡蛋肉类,不吃主食),我觉得前期掉的全是水分(一克糖原需要3克水分锁住),如果后期还想掉秤,就得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了。
副作用:前几天有些头疼,大脑有点木,有些许焦虑(靠冥想舒缓),比较口渴,有自我冲突和自我损耗症状发生,先观察一段时间,过几天会适当加入糖原,毕竟大脑最重要的燃料还是糖,你说啥也没有用,仔细看看吃糖的物种(猴子,人类)比不吃糖的物种聪明就能理解,但要严格控制摄入量,满足大脑需要即可。麸质类的食物就基本告别了,反正我对这类食物也没什么兴趣。
后记:没什么阅读欲望的书友参考我这个书评和作者最后一章的食物清单和菜单就行了,自己在家做着吃,尝试尝试也不失一种乐趣。
就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谷物大脑》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