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900字
长歌当哭,勿忘纯如
当南京大屠杀即将变成一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国家在2014年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设为国家公祭日,祭奠惨遭日军屠杀的30万亡灵。纯如女士泉下有知,她应该会感到欣慰,她一直在疾呼:忘记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事实上,南京大屠杀已经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当我们听到或者是看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触动,我们不会像中学生写作文那样:在脑海中浮现出日本人屠戮中国人的画面。
但是纯如有,并且挥之不去,纯如用自己的严谨与求真,写出了纯英文的《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给她带来了一辈子的财务自由,也给她带来了一生的梦魇。我不知道纯如为什么会发疯,为什么会自杀,但我们应该记住纯如,记住她曾经写出了《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从日本人、中国人、欧美人三个维度全面而翔实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赤裸裸地揭露了日本人的残忍,痛心地反思当时政府的无能,热情地讴歌了当时极个别海外人士对南京人民的无私帮助。
历史不应当假设,更不应该胡乱揣测,尤其是这一段历史仅仅是过去了70多年,但很多中国人仿佛以为过去了几百年。感谢纯如的严谨和辛劳,她发掘出了《拉贝日记》,拜访了幸存者和老兵,查阅一切能查阅到的资料,以无可辩驳和毋容置疑的史实还原了这一段历史。给世人一个真相,给亡灵一个安慰。
长歌当哭,必须是在痛定之后。今天我们看着日本卡通长大,开着日本汽车出行,用着日本电器生活,日本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遥远而强大的文明国家。但是请不要忘记,人类的文明是极其脆弱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恶念,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最下层的人一旦获得为所欲为的权力,世界必将变成人间炼狱。
纯如在她的著作有详细的原因剖析,我无意复述。只是勿忘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时刻警醒我们,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能力,需要强大。不惹事,但绝不能怕事,来事不躲事,和平不是躲出来的,有时候真的是打出来的。
长歌当哭,勿忘纯如,勿忘南京大屠杀。张纯如于1997发表《南京大屠杀》,于2004年11月9日自杀身亡,所有的画面,真的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