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_1000字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1000字

读「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这本书是第二本让我有想一直读下去欲望的一本书,是散发浓浓母子情的温暖的书,让我很自然的想起「当呼吸化为空气」,给人一种相似的情感,同样都是癌症患者,面对死亡也同样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态度,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经历者,一位是旁观者。
关于死亡与离别:我算是有两次看着亲人离开的经历。一次是我二家家,但当时我还比较小,在临送走二家家遗体去火化场的时候,除了头晕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感觉,因为不懂得,但我仍记住了在那场仪式上亲戚们痛哭流涕的脸。第二次是我奶奶,这一次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悲伤与沉重,那张很不正常蜡黄的脸,骨瘦如柴的身体,爸爸朝着遗体下跪的一瞬间我的眼泪像打开了开关一样止不住。作为长孙女,跟着遗体一直进入到火化场内部,我想我不可能会忘记火葬场内部的场景与气味,那种腥焦的气味与最后的灰烬可能是人留在世上最后的念想了,我抱着奶奶最后的念想一直到她最想去的地方。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还能有这么不一样,正如患有胰腺癌的作者母亲经常说的那句话:不必为了延长生命时间而牺牲生活的品质。作者母亲是为很独立自主的女性,受过良好教育,是著名大学教授,去泰国难民营做志愿者,给阿富汗筹建一个图书馆,去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葬礼,当然也安排自己的葬礼,悼词。死亡让生命散发更浓郁的光辉。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时,除了内心长期深藏的恐惧与麻木之外,几乎没有办法。死亡却是人类难以逃离的宿命。这种悲剧困扰着所有的人,我们却几乎都会选择心存侥幸地回避它,无力的活着。正如本书中所写到的,人们热衷于谈论死亡而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避之不及。
作者以读书会的形式与母亲度过余下的日子,谈论所喜爱的书籍,讨论形形色色的桥段,分享交换彼此的心得体会与看法,接受彼此的志同道合与意见相左。书籍也给予母亲能积极应对绝症的力量,正如床头那本「每日的力量」,使母亲不逃避谈论死亡,乐观生活,珍惜当下,参加好友的葬礼并为自己安排葬礼、撰写悼词。而更多的人,更多隔代的人,缺乏这种沟通的渠道,也会痛失这样珍贵的机会。纵使他们彼此之间有万分的热爱,也少有表露和倾听的机会。而阅读打通了一切世俗的阻隔,这恰恰是本书迷人之处。
这本书是作者送过母亲的礼物,是她们之间默契的交汇点,也是对母亲的承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