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读后感1100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全文读下来,不敢妄加评论,或许一是因为并非身处机关大院,二是修行阅历太浅,言论过于空洞。
整个文章相比之下,更加偏爱大为时来运转前的部分。从父亲过世后的种种经历和选择,都把他作为一个清高知识份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以父亲生前体现的善意,良知和原则为标尺来丈量自己所处官场的形色小人物,他内心立志于要做一个好人,绝不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但事实上,内心终究又是想成为那个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人的。刚开始,他不屑丁小槐对领导的各种阿谀奉承,会打心眼瞧不起他,把它们归为"猪人狗人",并为自己的独善其身而感到高尚和庆幸。
生活或者可以说现实真的最好最残忍的老师。职务调整下放,儿子上不了最好的幼儿园,三代同堂挤在乌黑的筒子楼里,孩子出事因医药费欠缺挂不上号的种种........各种人性的直接冲击逼着他低下引以为傲的头颅和姿态,此时,他内心开始进行自我无休止的挣扎和矛盾,一方面想寻找出口摆脱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看得太重。文中看到他用手势比枪,想毙掉那个软弱清高自己迈出一小步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好笑又无奈。
特别想说说晏之鹤这个角色,少了他的指点,我想大为不会成为后面的大为。说他是心灵导师,好像不为过,毕竟他太了解大为,每一次都能揣摩直击大为的各种心理,把其看得透透的。教会他认识自己,教会他伺机而动,也教授他生存法则。
看完有太多的感慨,想起书中的好多话,人只有一辈子,机会从来都不是等来的,别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学会认识自己,别把生活仅仅建筑在自己骄傲上,而不去学会主动改变。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好的选择,因为每一种选择我们都需要付出代价,就看我们最后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
书中的最后,在父亲坟前,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是唯一能够理解你的人,虽然我并没有以你的方式面对世界。你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时间的公正,把信念和原则置于生命之上。你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没有现实的庸人气息。我理解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那样从容不迫地走了牺牲的道路,甚至不去细想这种牺牲的意义。在你看来,原则是不能够经过精心计算的,你是大智若愚。在没有天然尺度的世界上,信念就是最后的尺度,你无怨无悔。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我看来,或许,世界从来都是这样,它一开始就并非是我们认知里的那副模样,而我们最初所谓的原则只是人处于不同环境下的临时产物,以致这让我们看起来有差异,而后在历史浪潮的推波助流中,我们被共同洗涤和冲刷,然后我们开始渐渐否定起初给自己的定位,最后大家免不了还是要一起手拉着手,共同奔赴历史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沧浪之水》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