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_1900字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1900字

我的一点点读后感
(我的语文及衍生)
年幼时家里没有像夏老师这样的一个引航人,当时亲人因生计忙碌,又有种种繁事,不知何时起,便养得我成了一个沉默寡言不爱交际的小哭包。却又仿佛是天意,自小就是见了书便挪不动步子的性儿,当初生计艰难,母亲却从不吝惜钱财为我购书,我既不爱同人戏耍,闲来无事便往书店跑,整日里的浸在其中,倒也不教亲人操心。
在我的记忆里,仿佛语文是幼年学生生涯中从不曾落下的科目,老师每每提起我作的文,也不乏夸赞,我想,这都该归功于我的母亲。母亲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要求我的,家中的藏书叫邀请而来的语文老师都赞不绝口,为了去香港旅游能在我升学考的最后一学期请一周的假。“美人在骨不在皮”,母亲曾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女孩儿的见识和格局最重要。
我自觉受益匪浅。听母亲说,幼年时便因着书中的道理改了爱哭的毛病,固然我也只能依稀记得当时便是旁人一句话说得不好我便能闹腾上大半天罢了。诚信,自尊,善良……不知有多少好的品格都是我从书中学来的。我想,书同母亲在我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几近是相等的。
后来,遇见了诗与赋,一眼便是八年。这些文字仿佛是有魔力的,教人不过一瞥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高中的时候用不到教材了,语文老师便自备素材,从余秋雨到中国古代建筑,涉猎极广,着实让我惊喜不已,然我早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种种,便去用课余时间发掘探索,读了很多精彩内容,写了很多有感而发,因着没有同课堂里一般许多的限制与母亲的鼓励,故而更加乐在其中。
渐渐地,我因为那些美好的词句对古代文化有了许多的好奇,汉服,古筝,书法,刺绣,发簪,茶艺……许许多多的乐趣也由之而生,并逐渐成长,为我这人生的画布上增添更多色彩。
(关于教育)
高中三年,我脱离了教材语文的桎梏,走了国际班的道路,其中极重要的因素,是我并不愉快的初中经历。
30多年的重点班教龄,国家级优秀老师,语文科组长,作为应试教育下的,我的语文老师,无疑是极具权威,极有经验的。我是从别的城市来的插班生,从前的城市对应试教育抓得不紧,也鲜少有学生被补课,这里却不同。只从作文来看,次次几近满分被当做范来念的我的作文,在她的手下却只能得一半的分,评语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假,大,空”,只因为我不曾用中考标准的套路。那时候我是很奔溃沮丧的,作文的意义不就是体现一个人的见解思想吗?若是思想被放在数不尽的条条框框里,作出的文又有何意义呢。即便后来我按照她所谓“规范”的写法和被迫加在文中的“好词好句”拿了高分,我依旧不快乐。这仿佛就是中国的教育吧,它仿佛必须有一个规范,一个正确的答案,可这世上,并没有任何一件事是非黑即白的。
因为转学和自身的薄弱,语文仿佛是我来到新学校里唯一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学科;因为母亲的想法,我自幼被“放养”长大,又因为内敛的性子,我很少主动交朋友。一个极度重视教育体制的班级里,我这样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异类。因为转校的格格不入,成绩的下滑,老师的轻蔑,同学的排斥,整日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清晨,即便是走入那扇门,也要我鼓起极大的勇气,即便是努力,也看不见一丝曙光。那时候母亲是办公室的常客,记得有一次请家长的理由是我把手放在桌兜,没有放在桌子上,而被怀疑上课玩手机,班主任根本不曾同我交谈,结果被母亲证实我根本没带手机去学校。仿佛那时候我的任何一个举动都能被挑出刺儿来,只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因为有一次被物理老师叫去,上班主任的课迟到了两分钟,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被班主任扇巴掌,被骂“你别祸害我们班,当汤里的那颗老鼠屎”种种。即便后来我从全班倒数到前十五名,即便后来同学老师对我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改观,我仍旧是不快乐的。
应试教育下的一部分老师打着为学生们好的旗号磨灭了一个人的本性与自由,为了自己的成就放弃了在一些方面不太突出的学生,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我和母亲都认识到了这种体制不适合我,这才做了出国的打算。
因为上国际班,我被从填鸭式教育中解救了出来,这才有机会舒一口气,做我想做的事儿。在我的初中同学们为高考知识焦头烂额时,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享受盛宴,在写我自己的小说,在用单反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在负责学校组织的美食节,在张裕瑞那城堡品尝红酒,在香港与组员在公司高层面前做产品发布会,在冰岛做环境保护的调研,我从四四方方的教室里走出来,看到了世界。
我很庆幸。
庆幸自己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庆幸自己热爱读书写作,庆幸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享受生活的美好,盼我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一生伴我同行,让我受益匪浅。
● 纽约时间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