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2300字
看完《巨人的陨落》,总有一种呼之欲出的蓬勃胸臆。
作者很老辣,深谙声东击西的兵者诡道,明明要写的是变迁的社会、革命的序曲,却从英国的小镇和没落前的贵族着笔,一步一步铺叙展开,道尽物是人非的苍茫,又燃起对未来的希望,明知前方黑暗,仍步履铿锵。
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将虚拟与现实做了有趣的串联,仿佛历史上的人都活了过来,他们聚会、作息、高谈阔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思想,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是那么理所应当。他们是遗失在浩荡历史中的众生相,史书上或许没有他们的名字,却不妨碍他们燃烧生命,在苦难中挺起脊梁。
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整个笼罩在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影响下,看似飞速发展,实则矛盾重重。工人地位逐渐提高,却得不到广泛的权利保障,贵族表面仁慈和善,实则虚伪冷酷;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新思潮逐渐兴起,代表着思想的解放和各种利益诉求;世界形势扑朔迷离,不断联姻的血亲也阻遏不了膨胀的私欲。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日复一日地生活着,年轻人吸纳着社会的养分,也萌动着青涩的爱恋。英国的艾瑟尔、比利、茉黛和菲茨,俄国的格雷戈里和列夫,德国的沃尔特,奥匈帝国的罗伯特,美国的格斯和罗莎,他们的际遇和相逢,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变数和惊奇,俯瞰之下一切又是冥冥中的必然。
战争开始,生命就不再是生命,可以是数字,可以是武器,可以是恐惧,可以是仇恨,唯独不是有名有姓的人。有谁会去想对面的敌人是不是有一个爱他的妻子,是不是曾过着穷苦生活的平民,每一具无定河边骨,都曾是春闺梦里人。发动战争的人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国家、为了尊严、为了权势、为了利益,或者为了和平,认为不战不行。而为之而战的人民,却大多是善良的,或者说不上是坏人,甚至其中有很多不希望战争的人,但是一旦被卷入了漩涡,身不由己,不得不战。还记得英德士兵之间的圣诞休战,在和平之时,或许在某处偶遇,他们能坐在一起喝杯啤酒,成为朋友,而战时却只能在这片刻享受陌生而奢侈的温情。看够了宣扬胜利的意义,看够了粉饰战争的结果,看够了高屋建瓴的舆论,战争是灾难,是死亡的信使,而绝不是什么社会推进器。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和荣光的勋章上弥漫着血腥味,累累尸骨在军号声中壮烈成一曲悲歌。萨拉热窝事件、施里芬计划、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夏季攻势,英国海上封锁,德国粮食短缺,俄国饥荒引发国内革命,我们和作者笔下的人物与共,亲历那个炮火与豪情共涨,爱恋与悲悯纠缠的时代,而英雄永垂不朽,人民生生不息,那片经历过战争的土地仍是温热的,呼啸而过不具名的风却为其打上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一种不被遗忘的永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巨人的陨落,陨落的是贵族阶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反复用强烈的对比突出阶层的天堑。贵族的生活是体面、奢华、优雅的,而贫民的生活是肮脏、拮据、辛劳的,贵族凌驾于贫民之上,用微薄的薪资和恶劣的工作榨取着他们的血液作为自己的营养品。而在社会剧变面前,我们看到,贵族的生命也并非比贫民更贵重,他们一样会做出愚蠢的决策,一样会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那么生命在死亡面前又有何不同呢?人们千百年来不断追求平等、自由、公正,其实是在追求个体存在的一切合理性。于此间,茉黛和艾瑟尔为了妇女选举权呼号,比利延续了父亲的意志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代表,格雷戈里接受了社会主义理想,一切在波云诡谲中孕育而出的新事物都有着蓬勃的力量。时代没有视而不见,这是种对生命的尊重。
巨人的陨落,陨落的是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纵横世界的大英帝国,历经两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局势的制衡者,他们采取均势政策,像高居云端的神祇一样,操纵着政治天平,其实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不受威胁。而科技和工业化成果影响了全人类,德国凭借勤劳严谨的民族性格,依赖惯有的整体主义传统,打败了宿敌法国,用普法战争强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了实力强劲的德意志帝国。发展壮大不可避免产生强国梦,况且日耳曼人向来野心勃勃。第一次世界大战似是无可避免地发生在这两个强大的国家之间,然而带来的是两败俱伤。从人类的进程看,一战让整个世界陷入了停滞,甚至战后巴黎和会瓜分德国,埋下仇恨的种子,最后导致了二战纳粹肆虐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倒退。真正的发展是一国的野蛮生长吗?强权带来的话语权应当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行为的谨慎,而非自我膨胀的自以为是公理。国家不应视而不见,这是种对发展的思考。
巨人的陨落,陨落的是蒙昧无知。战后的世界,满目疮痍。茉黛随沃尔特来到德国,见证了一战后德国的凄凉,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致使民不聊生,而茉黛也脱离贵族女勋爵的生活,不得不为生计劳碌。沃尔特的父亲仍然不肯面对事实,一味将德国的失败归咎于共产党和犹太人,从书中末尾,仍可以看见各种藩篱,我们也早已从历史知晓二十年后还会发生更惨烈的战争。极端主义和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让无论什么政权形式下的舆论都带有虚假和歪曲,沦为统治的工具。哪怕到今天,地缘政治始终复杂,局部冲突仍然频繁,但我始终相信,人类终将打破桎梏,追随理性的脚步,形成多元化思维。世界将会予以珍视,这是种对和平的渴望。
当我们活在精致利己主义外饰下的生活里,还有没有一颗热血跳动的心?当我们身处法治不断健全的社会,还会接受极权统治和充满个人崇拜的人治吗?当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的潮流,为何逆全球化却悄然抬头?
当今社会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但人类永远应该向前走,而不是选择回到过去。
历史值得反思。
愿世界和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2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