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2300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2300字

集体与尊严
为了秩序和效率,个体似乎不得不成为集体的牺牲品。有的时候,似乎也不是为了秩序和效率。比如,人民公社化时期,你的生产工具是集体的,大炼钢铁时,你吃饭的家伙都是集体的,你的人也都是集体的。我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没有资格夸大在那个历史时期,集体作为一种不可违抗的权威对于个体的尊严的压迫之深而给个体造成的苦难。但这也不是说,我所生活的地方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个体的尊严有施展拳脚的余地,不,甚至是让它伸个懒腰都有些困难。
大三时,班主任在周末组织班级活动,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加,但是活动得自己掏钱,这当然引起一片怨言和抗议。鉴于个人意志的崛起,强迫参加集体活动自然不能像公社化时期一样霸道和大胆,因而班主任采取了更为聪明的方式——威逼之,利诱之。首先开班会向同学们说明,此次不参加班级活动者,收取活动双倍费用,并在期末扣综合测评成绩(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其次,向同学们说明这次集体活动相比于你自己个人参加所收取的费用是十分划算的。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个体对集体的妥协。尽管我最终没有参加班级活动,也没有交双倍的费用(这是因为我在班会结束后低声下气地对班主任说了抱歉,我那天要去参加驾校科三考试),但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就会使我感到集体作为个体权力的集中体对个体的话语权的剥夺。这样的事情在我短短的人生经历中并不算特别。
当集体越庞大,个体反抗它的勇气和力量就会越单薄,为这种反抗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举例说明,在一个三口之家内,个体所做的一项决策遭到另外两个家庭成员的反对,个体成功说服其他家庭成员或者固执坚持自己做法的可能性远高于在一个五口之家里遭到另外四位家庭成员反对还能坚持自我的可能性。相对的,在五口之家中坚持自我,承受的情感上的压力也远高于三口之家中。而我们的一整个社会,它的成员数以亿计,社会成员的主流行为对非主流人群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每个人为特立独行付出的代价将不仅是他人的旁观,讽刺,吹捧和赞美,还有对自己所走道路正确性的怀疑。有的时候,个体为集体做出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因为我们满足感的获得不全来自于自身,有时候我们很脆弱,需要别人的安慰。爱情便是一个由两个人构成的集体,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要使成员和谐相处尚且需要两个人做出不小的牺牲,更何况在一个成员数量相当庞大的社会中,集体为了社会和谐就会要求个体做出各个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牺牲。这种牺牲是否值得,不仅取决于齐心协力的效益是否大于个体单独努力的总效益,还与每个个体在集体中分得的部分与其参加该项集体活动的机会成本的比值息息相关。例如,在爱情中作出的牺牲如果不仅得到了爱情的补偿,而且使双方成为了比自己独处时对自身和外界抱有更多热情和希望的人,那么这种牺牲就是大有裨益的。抱团所获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身会对集体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确切地说,归属感和认同感就是一种价值,而追求这种价值的人不在少数。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某个目的或者实现它很困难也会成为某些集体形成的重要理由。
近来,随着《乌合之众》的再次畅销,随着赞美孤独的文章的再次兴起,所有人都在心理上把自己排除在乌合之众之外,实际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受大众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其所能想象的程度。因此,心理上的排除和行为上的类似使人对于自己特异性的那份骄傲丧失了许多。
更多的时候,集体对人的负面影响不在于它是一种抱团的状态,而是将其他人所做的决策拿来给自己做参考的心理活动。例如,经常困惑大学生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毕业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选择自主创业还是考研?一个人在大学生活中,一般来说应该找到了自己愿意投入超过其他人想象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创造的那项事业,多数人选择了放弃,只是因为它不够稳妥。想想其他人在临近毕业之时所做的选择,多数人就放弃了擅长的和深爱的。集体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比如酷暑盛夏,即使你心里再不愿意,也得穿上衣服出门;又如你恨一个人恨他之深已经达到了想要毁灭他的程度,但我猜你多半不会真这么做。这些当然属于社会对生活的稳定与秩序做出的规范和法律,为了人类的共处,这些行为是必须被克制的。反过来说,却并不是所有被克制了的行为都是出于规范和法律的要求,更多的行为被克制只是因为个体选择了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参考,有的时候人们做出与其他人相反的行为,也并不是以因为兴趣与热爱,而是参考了他人的行为力图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已。因此,即使一个人无比独特,我们也很难说他不是乌合之众的一份子。
成为乌合之众其中的一员,个体的尊严似乎是必须被牺牲掉的一部分。集体是一种无形的势力,无时无刻起着规范其成员甚至在该集体之外的个体的行为的作用,因为这种势力的影响而更改自身行为的这种做法似乎也是舍弃了尊严。
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尽管为集体舍弃尊严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我必须说明的是,集体与尊严是可以共存的,而且不是以集体的尊严这样的形式存在。就像个体很难改变集体的行为决策一样,集体也很难撼动个体的思想情感,相对于信奉集体这个庞然大物的规范和理性之外,我们更信奉自己的情感,因为那是造成我们切实的悲喜的及其重要的因素。个体无法改变集体行为而又对集体行为的愚蠢嗤之以鼻时,我希望你们记住这样的时刻,永远也不要忘记自己感性和理性对于比自身强大得多的势力的抗议,记住这样的时刻,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真正属于你,而你的感性和理性又是你自己所有的最为高贵的东西,记住它们发出的声音,用它们来吸引更多的同类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在集体中作为个体的尊严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2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