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900字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在看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看的所以难免会比较借鉴着看,此书相较于彼书开始的时候觉得最大不同就是这本书好正史,少了点阅读的趣味,但因为对对书中人物生平关系大致了解,所以读着还是挺有意思的,这本书是法理老师推荐的所以看的时候着重注意了书中对中国法律的阐释和理解,如书中所说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不分,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中国古代发展停滞的症结之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只要牵扯上道德的问题一般事情就会变得复杂容易腐败,扭曲,但法律又要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念。不是说道德导致了腐败而是如果一国之制度如果靠道德来维持,就会发现会牵扯进很多人情之类的主观的东西,像书中张居正等人虽对国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毕竟还是脱离不了受贿,小集团,以自己的好恶去治理国家,而我觉得一国之治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规定,就是法律,这样很有利于理性治国。
在中国古代自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尤其从汉儒学占统治地位以后更是道德代替法律,这对于一国之统治稳定有很大好处,百姓也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长远发展确实无益的,这种环境下的确培养出了海瑞这样的公正廉明的清官,但他的思想还是僵化的,还是推崇道德以治国的,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严厉约束自己,所以道德治国就显得表面化,形式化,只是愚弄百姓巩固统治的罢了。中国的这种特点离不开环境历史的影响,所以一时之间并不能改变,直到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并被打破天朝之幻想,才是中国一部分人开始反省探索,直至今日,中国的法制制度貌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难免会留下祖宗留下的东西,当下政治干预法律与,百十年前的专制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只不过是打着多数人的幌子实行专制罢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