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字杀人》读后感1000字
迷题虽然不够扑朔迷离,甚至中途就能感觉到凶手,已经猜到了就是死者的女友,但读起来依然一气呵成,凶手的作案手法并不是本书的关键,而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一年前在运动中心社长山森的牵头下,十一个人开启了一次看似普通的旅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难,当其中一个人在海难中即将被大海吞噬,见死不救的众人好像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面对狂暴的大海能够奋身一跃、舍身救人的勇气的。
当现实已经没有给人留下任何退路与选择的时候,在对生存的渴望之下,一切用来约束人性本恶的道德、法律将全盘崩溃。
小说中的出场人物,每一个矛盾的个体,似乎都很难简单地用善或者恶来评判。
最后在海难中死去的是去救人的竹本幸裕,仅从结果来看他是受害者,赌上自己的性命去救另一个人,最后竟然换来被所救之人杀害的结果,但他在选择去救人的同时提出了自认为合情合理的交换条件——被救人女友的肉体,而他自己已有女友,当勇敢、卑鄙、对爱情不忠在他身上同时出现时,很难令读者产生同情。
这本小说用了8个小时读完,最后在结尾处,我犹豫了很久,看了又看。读东野圭吾的书就是舍不得看到最后的结局,因为结局总是让人揪心,让人思考很多,我都不敢写书评,因为感触很多。
就像上文所说,小说的主要目的不是揪出凶手,也不是杀人手法的精彩,而且对人性的思考,与每个人善恶矛盾体的展现。这最明显的莫过于是死者竹本了。但我觉得他设计好的。
这里最坏的就是社长山森了。他设计了竹本的死,甚至设计了除他亲人意外的人的死,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秘密与名誉。冬子最应该杀的人就该是他了,结果她的复仇只是杀了一些不起作用的小人物。
这本书引发了一个思考,当身在无人岛,但海浪凶猛时,你是否有勇气去救人?对于现在人的观念,是在自身有保障的基础上才会去救人。不是说,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吗?为什么要有道德绑架,说是见死不救呢?中国人活得更通透,不像东野思考这个问题觉得很人性。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解决的。
不过最后的结局,知道这些都是山森一手操控的,觉得很牛逼!还是挺佩服他的手段!佩服东野圭吾的想象!总的来说,这本书一般吧。虽然名字很吸引人,但是很多漏洞,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本书是东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吧,没有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十一字杀人》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