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读后感_2100字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读后感2100字

武志红,心理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也是一名临床心理学硕士,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

本书名字为《为何爱会伤人》,全书围绕的爱有爱情,亲人间的爱。而探究一个人的爱的倾向,作者则从处在爱中的人的童年所处生活背景与生活经历说起。即下面的一句话:

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本书的观点很新颖,前小半部分适合16到28之间的读者阅读,后部分适合已婚或者年纪较大的读者阅读。前者侧重爱情,后者侧重婚姻。

恋爱的感觉,无非是两句话: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改造梦想,是恋爱关系痛点的根本所在。你明明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却非要他变成另一个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个人的真实存在,而是无比幸福或无比痛苦地将你心中的“好东西”与“坏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你是在与一个幻想中的人相爱。
他迷恋的,仍然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他是将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模式,投射到那个女子的身上,他迷恋的只是那个女子身上的幻象。
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产生强到不可思议的情感,一般总是因为那个人强烈地牵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关系,即我们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作者曾经写过一本书《巨婴国》一时反响巨大。也引起很大非议,后因书中有些地方违反法规,被下架。所以作者有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大众心理还是很符合作者所说。作者所言的一见钟情,有以下三种情况:

完美的一见钟情
虚幻的一见钟情
单相思

也就是说,一见钟情并不存在,而是相爱之人因为自己童年时期所经历之种种,或对母亲很爱或因家暴等对另外一方的人因为有其相同特点,像“父亲”或者“母亲”,也就是作者的“内在关系”与“自我关系”的重现等,所产生的共鸣,一种投射。作者认为的恋爱也是,喜欢的人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许多童年背影在另外的人身上,当发现另外的人身上的真实存在时,也就是七年之痒,分手或者离婚时。

爱情既是两人美好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也是两人分裂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两人都乐意承担各自的责任,那么两人的内心都会得到很大的修复,爱情就起到了极大的治疗效果。

这点需要双方共同经营。

只要是自由恋爱,就要试着不谴责对方,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后主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也就是所谓的自省,而更多的人很难做到。他们往往会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或者更多。

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势必会发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种姿势摔跤的历程。
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第三者,三角恋,小三,其实也有些许多不为人知恩心理规律:三角恋中藏着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 主动的第三者看似是爱得死去活来,但真相其实是,她们在主动营造一个施虐与受虐的关系,而这是她们童年的失衡的亲密关系的再现。
这里作者再次认为,童年的失衡是未来发展的许多残缺结果。
从头到尾,关于恋爱,这句话在文中多出出现: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成年后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来。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爱,太多的时候,是一个孤独的游戏。
亲近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疏远需要没有满足的创伤。
每一个人本质上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人的承受能力都很有限,很少有人能承受这么巧妙的考验。
爱情中最好的境界,是合一,而最低的境界,是貌似合一。
很多时候我们试图借情爱找到生命的意义,而逃避了生命本来的意义。
而我对其中有体会的是下面的一个示例:设想一个2岁的孩子,他的妈妈出去了一个月,妈妈回来后,他可能会对妈妈显得很冷淡。这种冷淡,是他在怀疑,妈妈还爱他吗,过去那些爱是真的吗。 这时,妈妈要坚决地去抱孩子,不管孩子怎么躲怎么拒绝。孩子的躲避,是对爱的怀疑,而妈妈的坚决,是对爱的确证。 被妈妈抱住时,孩子可能会试着推妈妈。这时妈妈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紧紧拥抱他。 接着,孩子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出来,他可能会攻击妈妈,踢她,甚至咬她。 这时,妈妈仍要紧紧地抱着他。 最后,孩子可能会彻底失控,号啕大哭,扑在妈妈怀里,与妈妈紧紧抱在一起。 这种哭声,是忧伤,是释怀,是承认,是接受,它意味着孩子从对爱的绝望中走了出来,再一次信任了妈妈的爱。
综上所述,作者无非强调的是,童年的生活背景与失衡,引发的现在的残缺或者爱情的被伤害。而恋爱,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幻想与投射,是童年时期的家庭因素的再现。一见钟情更有其独特的背景。


我记得《小王子》里面,小王子与狐狸说的话,他们在讨论驯服。如果小王子想获得狐狸,交朋友,就需要驯养狐狸。这与文中放下爱情神话中的驯养有什么联系呢,突然间就想不起来了。只是觉得,有时候。看了这些心理学,更觉得爱情不可信。还不如不看。也可能是年龄未到。

想起东野圭谷有本推理小说《变身》而里面所涉及的就有一个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这与文中所讨论的内容有点相关。恋母情结所引起的就是孩子长大后,会对母亲敬佩以及像母亲这种性格或者与母亲相关的人或事有一种崇拜与爱恋。至少《变身》中的人物是这样的。而真实社会中的我们,都有恋母或者恋父情结,只是在童年时更明显。而长大后会渐渐淡去。但不会消失,会因为生活中所遇见的人而不时得显现。


2017.4.13 00.24于徐州铜山区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为何爱会伤人(珍藏版)》读后感_2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