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800字
嘉靖讲究权衡二字,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它讲究的一句话。明明也知道海瑞是治国之才,但是也容不得这样的人存在官场,存在这样反对他的位置。海瑞一身正气,却是明朝官场的另类。制度使然,皇权使然。这里面我最欣赏的有两个人,一是胡宗宪,二是王用汲。胡宗宪说,天下人终究还是不信我啊,认为我是严阁老的人。严嵩最后对皇上说,虽然我身边有很多贪墨之人,但是有一些人是治国之才,只是因为我当政,他们不得不通过我的门路。胡便是这样的人,虽然走的是严嵩的门路,但做的是为国之事。王用汲一路跟随海瑞,最后也陪着它,但是王用汲又是中庸之人,只能说海瑞把它带动到最极端的道路。嘉靖讲究权衡,认为各有各的难处,我体会你们的难处你们也应体会我的难处,嘉靖不应该做皇帝,适合做谋士,没有什么可以特别钦佩的地方,这种聪明不应该是皇上用的。小说里的王用汲像及了人民的名义里的季检察长。嘉靖讲究黄河之水即使浑浊也有可用之处,长江之水即使清澈也有泛滥之时。任何帮派都会最终发展为尾大不掉的党派。严嵩的倒台史,其实也是小说浙江改农为桑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的,改农为桑必然是死局,胡宗宪从最开始便是看出的,改了有悖民意,裕王排所不能允许,并且以此作为到严的机会,严派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推行。嘉靖认为,没有他们国库不能充实,即使分给自己的那份少也要支持,但是不能太过剥夺百姓,其实就是自私,不把百姓放到重要的位置,所有的利害得失都是经过反复衡量,偏偏没有把百姓放在重要位置。沈一石是文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懂得如何斡旋,懂得在最后帮助百姓以为可以救的自己,却不明白商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什么合法权力可言。这本书值得再次重读。说到底,到底选择站哪一派除了最根本的天生的性格,骨子里的脾气,还有很多被掣肘的原因。嘉靖的那句贤臣难,奸臣也难,在,大家都难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