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读后感1300字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到且做到者,网络地球村能瞬间让他功成名就;失败者和被替代者,会丧失工作继而价值尊严,在历史故纸堆里沉沦!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你打开手机,利用语音输入法就可以让语言转化为文字点击发送,美图秀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对照片进行美化,高德地图可以为你的出行定制最合理的路线,小额贷款自动计算信用额度,即使半夜你可以下单点外卖,你可以和远在天边的亲朋好友随时视频聊天,你可以利用翻译软件完成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互译,你可以和小爱老师天猫精灵聊天下命令……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可以挑战人类最聪明的围棋选手,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在沃尔玛的仓储中心,成千上万的机器人正代替人类完成繁重的商品摆放、整理,快速出库、入库等操作;人工智能机器可以自动生成新闻稿件,可以进行简单的诗歌、绘画、小说以及音乐的创作; 2016年,谷歌发布了智能聊天程序Google Allo,现在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对精神病人的聊天治疗当中;人脸识别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保安工作,也让罪犯无处躲藏;无人驾驶技术早已成熟,已在封闭式场景里落地应用……
那么什么叫人工智能?我理解的人工智能应该是通过深度学习为可以为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或称为机器)。其外形并不一定必须像人(因为具有这样的外形用户就越会用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它,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但是它可以从机器的角度,在人类允许的情况下,做很多人类无法做到或很难做到的事情,比如利用大量的数据和算法为人类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并开始在产业层面“落地”,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这就是人工智能。与其去研制模拟成人思维的计算机,不如去试着制造更简单的系统,然后再让这个系统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类方法,去自我训练得更灵敏和准确——深度学习正是我们今天用机器学习来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
深度学习必然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大数据搜集,这就是现在我们感觉个人隐私被挑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数据被搜集之后,从好的方面说可以造福于民,比如说政府可以知道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发展趋势,制定医改措施(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居民需求及消费水准(通过网络购物),可以给金融机构制定的相关的金融政策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依据(通过银行数据分析)等等。但不怀好意者也得了更好的利器。人会越来越依赖这个系统,变成一根更脆弱的芦苇……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拥有资本和技术的赢家通吃,而多少个行业被颠覆,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5秒钟就能判断决策”的劳动力会慢慢失去工作,滑向贫困和无助。
然而,趋势不可挡。尤其现在互联网创造的价值、全球分工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们亟需一个新引擎去拉动经济,解决养老医疗劳动力稀缺等诸多问题。AI是题中之义。与其恐惧被替代,不如主动求变,跟上趋势。
不要惧怕一个工具,学习驯服运用它,把自己从简单重复中解放出来,想想如何恢复万物之灵的尊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工智能》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