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读后感900字
类型:实操工具书,书中的模型可以直接应用
总结:
习惯——上瘾模型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建立一种使用产品的习惯。为什么一些超您需要大量的补贴来教育用户?因为用户原本没有习惯,通过教育来让用户形成习惯。因此可以总结出,产品要么是基于现有的习惯,帮用户完成的更好,比如读书的习惯,你的产品让读书这个行为体验更好,把用户就会养成用你的产品读书的习惯。要么是通过外力创造一种新的习惯,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小公司不要轻易尝试。
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触发分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是外力影响,比如一条推送、比如环境的变化等等。内部触发则是人的情绪,我害怕落后所以要学习、我害怕迟到所以定一个闹钟,内部触发是更有效的,因为更加的自主,做产品的目的是让用户因为内部触发而行动起来。内部触发其实就是需求!外部触发是提醒和外部环境带来的需求
行动包含三个要素,动机、触发和能力。这里动机代表着用户有需要,你的产品本能给用户带来价值,怎么理解呢?用户想要了解自己偶像的动态,这是内部触发的痒,要注意不管有没有你的产品用户都有这个内部触发,而动机则是促使用户因为触发然后使用你的产品的理由,比如你的产品可以跟没跟踪用户偶像的所有动态,那用户就有了使用你的产品的动机,所以产品能提供价值是上瘾的基础。能力则好理解,就是有了触发,你的产品也有给用户价值即用户有动机,那接下来就是用户有能力是用你的产品,这要求产品的使用门槛要低,功能操作要简单。
多变的酬赏,是用户行动之后有回报,也就是价值能体现出来,书中说酬赏分为社交酬赏(社交互动,自我被关注)、捕猎酬赏(能获取信息或资源)、自我酬赏(完成任务的快感)。也要注意,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所以酬赏要多变,每一次的酬赏要有不确定性,让用户期待着。喜欢=熟悉+意外嘛
投入,我的总结行动是最基础的你能提供价值,用户也有需求,那就会行动就会使用你的产品。投入则是让用户在产品里完成高阶一点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什么一些关键行为,比如记了很多笔记、比如用户自己参与产品建设(宜家效应)、比如用户加了很多好友等等。投入之后基于损失厌恶,用户迁移成本就高。用户的投形成产品带来护城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