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洛丽塔》读后感_900字

《洛丽塔》读后感900字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有看过电影,所以也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在打开书时,文章开头——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这就像是整本书的一朵充满欲望的红玫瑰,即使文章晦涩难懂,那亦真亦幻的情境描写以及亨亨复杂、纠结的情绪变化折磨的人想要放弃读下去时,想到那句生命之光,却又牵引着我想要读下去,急切地等待着故事的发展。

洛丽塔,这是我第一次在小说里看见这个名字,几年前似乎在别人的书评分享时看到过这个名字。在轻喊着这名字时,一个被囚了一生的人的自述就开始了。

很多时候,被亨亨所构建的虚无缥缈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话语绕得团团转,以至于要不时翻看评论,想看看其他人时候有同样的困惑。

  • 道德的审视还是艺术的鉴赏

评论里大多是观点分明的两派——道德角度、艺术角度。一派觉得亨亨是不可原谅的变态,是触碰了道德底线、违背伦理的,即使涉及寻求灵魂的解救去升华和论述,也逃不过他犯罪的事实;

另一派则认为亨亨具有艺术行为的爱恋,是在追逐生命之光、寻求与他灵魂的共融,看书时不该带着“道德”去审视。

《洛丽塔》成为一件作品去鉴赏时,亨亨那无边的痴迷是在寻求一个高度自由的世界,他不被理解和包容,就反了那个世界制定的规矩,选择放肆而为,真正被束缚和锁拷住的是他内心那股力量——童年留下的不可磨灭的伤害,这更像是他在治愈自我的一个过程(方式我们先不讨论)。

而恰恰,亨亨所要追寻的那种自由、热烈的感觉是在现实世界里的不可触碰与不可原谅,这就是所有矛盾的来源。

当然,书是亨亨写的,他以他的角度为自己辩述,叙述着他的故事时,重温着洛丽塔的噩梦,他有着高文化水平去描述自己的内心的无助,他知晓自己的欲望,能把自己的情绪细致、精准地表达,可他始终写不出洛丽塔内心的挣扎。

我将被抛弃在野草腐烂的地方,余下的只是铁锈和星尘。

终究,他才是个被禁锢住了灵魂的人,费尽全身气力去解脱与自我救赎,最后还是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洛丽塔》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