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_1200字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1200字

贾老的文字确实是担得起他所拥有的名头的。不仅在于化有技巧为无技巧的写作手法,不似有些书的刻意,为伤感而伤感,为歌咏而歌咏,这样的文字未免读来太显无病呻吟。更是在于把社会基层那点“蝇营狗苟”的琐事链接上了社会学问,不经意读来竟觉得一切和生活是那么相似贴近,在娓娓道来中揭露了人性底层的善与恶。记得第一章节,其写双亲,写挚友的文字,明明是朴实无华的文字,最简单的叙述,却足以打动人心,感人肺腑,无法不伤感。

印象最深的当属贾老先生笔下的“匠人精神”。尤为珍贵的便是对一艺的精,深,爱。——杨凤兰,作为秦腔的表演人,她定担得起名角的评价。并非因为他功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样的最佳,当然其专业度绝非一般,却是因为她的那份纯粹的喜爱专一。无论受到怎样的挫折,从不言放弃,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毅的行走着,不管是身体的阻碍,心灵的摧毁。当然,这也需要归功于另一个人,其丈夫——谭兴国。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为一人付出,爱便是一辈子,不论生老病死,贫穷还是富贵,不改初心。

从前的人很善良很朴实,真挚诚恳,现在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许在那时候太少见了。如今不会一点点“宫斗”,怕是都活不下去了吧。

或许是现代的生活太过快餐式,正如先生所说一个“速成年代”。人们追寻的理念是一种不知道该说是对还是错的及时行乐,追求自由,权利。不管是感情上,还是工作,生活,等等,都仿佛有些太随意随心随性。老子教导凡事不可太过,太过不如“太少”。我想是的。

如今比起二三十年前,实在有些不同了。电视剧电影小说综艺,抄袭的抄袭,光靠明星效益,太少的匠心打造,在我看见文字所反映的贾老创作的过程,我想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著作之所以称为著作,有因有果。如果有机会,我更想活回那个纯真的年代,团友党友战友,那样的情谊实是如今的我们所感受不到的。

而这本小说的每一章节每一篇章,写亲友,写人生写农村,写山水,写后记,看似各不相同,却能仔细的找到与书名的挂钩。双亲离去,挚友难见一面,无人可温酒,无人再点灯,这如何不是一种孤独?对生养的地方的敬意,再难回去的悲伤,如何不孤独?名角陕北歌手等的敬业,如一朵朵傲寒而立的花朵,倔强的身影如何不孤独?山山水水看遍来来往往,经历一个又一个十年,身边的人来了去,去了又来新的,如何不孤独?每一个人包括贾老在内的创作者,真正的“寒窗陋室”,数十年的积累,方能成就,无人理解又如何不孤独?

走过不同的路,看过四序的风景,体味过各样的生命,在经历了一切的一切以后,望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有人解释说,孤独是一种不被理解,无人能懂的感觉,普通人皆会感到孤独,更何况大凡到达高手的境地,大概就是“看山”的心境,看破不说破了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