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1700字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随笔
还记得高中时代的信息技术课,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美女老师,她在课上和我们讲雅虎、Email,那是对互联网充满好奇的年代。刚读完《腾讯传》,又看了一下书名,后面还有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这句。未读完整阅读全书没啥感觉,读完之后却发现“进化论”这词用在这本书作为书名确实恰到好处。
读完《腾讯传》忽然发现腾讯确实是个伟大公司,它在悄无声息时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像日常生活中水和电一样的融入。初中时我申请了QQ,至今仍然使用着。微信更是成了工作中必不可少,单位领导的很多要求通知都通过微信传达。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Q邮箱大家耳熟能详。哦,还有微信读书……
《腾讯传》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很多的理念值得去学习。或多或少曾经接触过,但以前可能都是碎片化。马化腾被称为“中国第一产品经理”。首先,先从马化腾的七种武器说起。
1、产品极简主义
Dont make me think.这是马化腾的名言,腾讯对产品极简做到了苛刻自己,为什么苹果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为什么微信很多功能同业无法超越?因为它已经做到了极简,同业如果再加按钮,他就失败了。
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最挑剔的用户”。
2、用户驱动战略
腾讯要求每位员工对用户反馈做到及时处理。甚至是量化指标,联系100位客户,收集1000条反馈信息。马化腾自己也是产品第一体验者,不断提出自己的使用感受。
3、内部赛马机制
腾讯很多优化产品并不是高层的决定或者创意,绝大多数来自中层,来自各个团队。如同微信之父张小龙。
4、试错迭代策略
最近“迭代”词似乎有点火,可腾讯一直在这样做。“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5、生态养成模式
这个似乎是营销的较高境界,形成客户使用生态。就像我们离不开水、电一样。几乎大多数人都在自发使用淘宝、QQ、微信等等。
2011年1月微信始发,张小龙负责的QQ邮箱团队并没有刻意去推广,如果微信没有体现出自生长的能力,做推广收获就不大。
还有王者荣耀,身边好多朋友在玩,各行各业。对于最近对游戏的批判,我个人赞同局座召忠的观点,不否定,游戏本身是益智的。不能因为涮羊肉好吃,有人吃多撑死了就拒绝吃涮羊肉。
6、资本整合能力
7、专注创业初心
腾讯对产品的功能实现,几乎追求完美。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其余就是帮助客户解决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但是核心功能要做到极致。
博而不专的积累,美术,音乐,阅读,摄影,旅游等文字貌似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了解认识大数量的人群,理解时代的审美!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更加符合普通用户的思维范式~~生活中的我们其实真的也需要这样。
腾讯从默默无闻渐渐走向伟大,之前开始时我说高中信息技术课,美女并没有向我们推荐腾讯门户,注册的邮箱也不是QQ邮箱。在取得伟大业绩同时,同时不忘居安思危,这与它迭代试错不谋而合。马化腾在“打开未来之门”提到:
1.这不是最坏的时刻(丢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客户服务的文化时刻才是最坏的时刻。
2.也没有最好的时刻
3.让我们放下愤怒(3Q大战)
4.让我们保持敬畏:过去,我们总是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想一想什么是被我们认同的
5.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马化腾不是一个很有语言天赋的人,不像其他成功人士那样警局迭出,很多演讲也缺少“哲理”,但确实是来自实践的“道理”,是繁文缛节后的精华。
如: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速度:快速迭代。灵活度:更早预见问题,主动变化。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开放协作度:连接,开放,协作,分享。创新度。进化度:自主进化,自主生长,自主修复,自主净化!互联网越来越像大自然,生物学的进化企业(完)
后记:不断试错,快速迭代。腾讯2011年1月就推出了微信,我大概是几年后使用。2015年底推出微信读书,我是今年使用公众号之前虽有了解,之前一直未使用过。读完此书,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总是滞后,“忽然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已不认识这个世界”。哈哈,对于前沿信息,如果有书友了解一些途径,渠道,或者APP希望广大书友能够推荐一下,再此先谢谢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