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乌合之众》读后感_12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1200字

这本书刚火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过了,遗憾的是,当时缺乏生活阅历,思考也未成习惯,因而文字显得生涩难懂,看了十页左右就放弃了。在自己对生活中诸多事物有了见解之后,再来看这本畅销书,就有种拍案叫绝的感觉了。内容字字珠玑,针砭时弊,文字直白易懂,所揭露及预测的社会现象,在如今得到了很大程度上地实现,勒庞在两百年前的告诫,给今天的人说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好的作品都是如此,作者的敏锐目光使其对未来的一切都有精准的定位,比如反乌托邦三部曲就是如此,而《乌合之众》亦是如此,让人在醍醐灌顶之余,又有几分细思极恐的后怕。

话说勒庞这个人也算是一朵文坛奇葩,他的从文经历也穿插着转业的过程,从一名医学博士摇身一变成为心理学作者,其间也是坎坷不断,弃医从文的例子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新鲜事,从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到郭沫若、余华、契诃夫、柯南.道尔等,这仿佛也成为了医者的第二个职业选择但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勒庞的书里依然透着几分医学的意味。他的文字严谨,逻辑清晰,让我每次在阅读时都有点像看处方的感觉,这一本书就好似他给世界开的一副药。良药苦口,却看得人愈发清醒,对于社会的无能为力,却又有病情恶化之嫌。

记得一位书友对这本书的主旨有过一个及其精炼的概括:群体的智商是硬伤。这也基本囊括了勒庞书里的精华了。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缘由在于每个个体都具备独特优势,我们也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大概是指他们的部分之和大于诸葛亮,若是整合起来再测智商,估计被诸葛亮甩九条街都不止吧。群体会让个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众是一种很安全的行为,因为一旦犯错,有一根绳上的蚂蚱都要共同遭殃,我们的逻辑很奇怪,比如自己落难了,别人安慰自己时若说某某某更惨,心里竟会多了几分宽慰,其实自己的处境并未得到改善。乌合之众聚在一起,受情感支配,无法在其中渗透理智。假设某地惨遭大屠杀,有500人不幸被杀害,列数字去震慑群体是没用的,你需要讲故事,用细节用想象去刻画一个具体的形象,这就有点像营销学中的客户描摹,某某某,外貌如何,家庭情况如何,在这次大屠杀中如何被虐待,他是如何可怜,他是多么惨等,这样能够顺利触到乌合之众的爆破点,这时他们热血沸腾,对敌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了。这就是乌合之众的弱点和优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会成为其中一员,又在莫名其妙中成为别人的牵线木偶,干着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个结论是有史可鉴的,从希特勒的强大部队,到法国大革命那些化身猛禽的民众,再到在天安门自焚的邪教支持者,例子不胜枚举。而除去这些暴力血腥事件外,近来的英国脱欧、特朗普上任等也被归于拜群体力量所赐。

成为乌合之众轻而易举,脱离乌合之众也非难事,于乱世中保持清醒,于大流里开辟蹊径,承受孤独,保持坚定,步履蹒跚也要学会自娱自乐,这大概也是人生一种境界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