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500字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1500字

<小小小小的火>

作为伍绮诗的第二本书,本书继续延续了作者直截了当的画风:故事的开头,一场大火到来,理查德森一家人的房屋被毁,所有人怀疑是伊奇干的,家里的四个孩子一一登场,为这场纵火罪拉开了序幕。

随后,故事的主角才渐渐出场,租借理查德森家房子的母女俩米娅与铂尔开始走入读者的视野。

以下是从书中读到的几点感悟:

1⃣在西克尔高地这块地区,所有的房屋,包括街道井然有序,城市建设之初便极具规整整齐划一理念。房屋墙壁的颜色、两家人共用一所房屋,对于租借者内心感受的考虑,以及城市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与人文关怀,都让人相信这里似乎是宜居的天堂与定居的理想圣地。正如文中所说:

实际上,这座城市的座右铭就是“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背后的潜台词:任何事物都可以——也应该——被规划,从而避免出现不恰当、不愉快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2⃣然而,在完美意识的规划之下,总会出现一些异类打破原本的秩序,伊奇便是典型的代表,此外,米娅、铂尔全都带着一种与秩序抗争的精神登场。

米娅作为艺术家,善于用独特的构思、良好的创作理念、极高的天分,追寻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依靠感性与独特的视角生活,抛开世俗的眼光,过着拮据的生活,这与理查德森一家的富足、务实感截然相反。

3⃣生活不就是一座围城,作为自小在理查德森家长大的孩子们,克莱尔、伊奇羡慕着铂尔的生活,母亲的善解人意与关怀都在他们幼小的生活中播下了种子,当年幼时所犯下的错误成为了不可磨灭的人生记忆,米娅给出的却是包容与谅解:

“虽然你会一直为今天的事情伤心,”米娅轻声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作错了选择,它只是你不得不背负的重担而已。”

4⃣或许正是米娅的人生经历和过往让她不得不承受生命之重负,弟弟的年幼早逝、父母对自己学业的不支持、奖学金的取消、学业的难以为继都让她不得不做出在旁人看来的疯狂与作茧自缚的决定。人生道路种种,为何要选择让自己过这样充满变数的人生。我想这也许也是留给读者思考的重要关键点。

5⃣不过生活就是,不管你选择怎样的一条路,即便是人迹罕至,即便是芳草萋萋,也总会觉得遗憾羡慕另一条林荫大道,它或许绿意盎然,或许春光灿烂,都与自己无关。正如文中的艺术家霍桑女士对米娅最终的遗言,终究无法让人不泪目。

一周半之后,梅尔再次打来电话,米娅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十一天,她想,虽然她知道这事会很快发生,但波琳十一天前还是活着的。

导师、弟弟的离世、孩子的啼哭、父母的不解都看起来是一次次难以承受的痛苦,可是在米娅看来,她软弱过、无奈过、难过过,却最终人生还是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就像充满短暂希望时,付之一炬之火,就像草原上燃气的火把,只有熊熊燃烧,满目疮痍过后,才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6⃣要直面自己的内心。我们总是喜欢记录一些在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比如生活富裕,比如家庭和睦,比如衣着得体,可是生活里的真实却是隐藏在这些背后的、你想极力掩饰的真实,总要学会接受,并坦然面对。

7⃣作为华裔作家,伍绮诗的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谈到了种族问题,与《无声告白》不同的是:这一视角通过周美玲抚养权一案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每个人都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富裕稳定的生活、殷实的家庭环境就是最好的。但是本书里也谈到了一些较为深刻的话题:叶落归根。在国外长大的亚裔人士该如何去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感,作为外表上的美国女孩是否便是最好的?谁也无从解答,无法替别人的人生做出选择。我想,最后周美玲回归中国,也许是作者最好的安排吧~法律上养父母发胜利,即便亲身母亲胜利,面对拮据的生活与语言障碍,面对的更是成长时所遇到的偏见与歧视,回归故里大概就是最合适的结局吧~愿世界真正无歧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小小小小的火》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