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300字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1300字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中国人活了一辈子,苦了两辈子”

读了《活着》,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地活过。

读了《许三观卖血记》,才明白自己没有真实地经历过苦难。

作为95后,从来都不知道苦日子过多了连甜都忘了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连一日两餐的玉米粥也越来越稀的生活是怎么个过法,甚至不知道原来血是可以用来卖钱的,更不知道卖血可以要命,也可以救命。许三观这个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用自己平凡苦难的一生给我们讲述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下的悲欢离合。我们都不是许三观,但许三观是那个社会。

这本书相对于《活着》,开篇给人的感觉更显活泼生动,就连许三观的第一次卖血都带着些骄傲开朗的意味,因为在村子里不卖血的男人是讨不到老婆的。而许三观正是拿着他卖血的第一笔巨款–三十五元,打败何小勇成功娶到油条西施许玉兰走上了人生巅峰。

不幸的是,走上人生巅峰的许三观开始走下坡路,在命运的重压下,他一生先后卖了十一次血。第一次是为了证明自己并娶回许玉兰,第二次是替那个越长越像何小勇的大儿子一乐赔偿医药费,第三次是想给摔断腿的林芬芳买骨头,黄豆,绿豆和菊花,第四次是在闹饥荒的时候想给家人改善一下伙食,第五次是想给返乡的一乐一点钱让他买点好的补补身体,第六次是请二乐生产队队长吃饭。第六次之后的第七、八、九、十、十一次是为了给患上肺炎在上海治病的一乐筹医药费,这中间,因为隔三天差五天的卖血,许三观差点休克致死,看到这里,不禁感慨到许三观真的是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虽然生活如此破败不堪,他仍用“一腔热血”来打败一个又一个磨难。这本书的结局比《活着》要好太多了,许玉兰和许三观在胜利饭店里吃着炒猪肝喝着黄酒,和和美美的谢了幕。虽然在这之前年过六旬,看着一乐、二乐、三乐也相继成了家的许三观闹了“乌龙事件”,在众目睽睽之下边哭边走,只因自己老了,没人要自己的血了,害怕以后家里再有个灾祸没办法扛过去了。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觉得他很愚昧,明明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不缺几块吃炒猪肝和黄酒的钱,但我却深深地理解他。时代和生活已经悄无声息的在他的心里刻下了“有灾就卖血,卖血才消灾”的人生箴言,这是他的精神支柱啊,谁知道没有了精神支柱该怎么活下去,该怎么才能不掉眼泪。

同时在这本书里,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些温情。许三观明知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但还是为了替他赔医药费卖血,替他治病卖血,并且在何小勇被车撞后,还说服一乐去给何小勇“叫魂”,他别人骂乌龟,自己会生气忿忿不平,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还有何小勇那个瘦弱的妻子,在得知许三观为一乐借医药费的时候不念过往,借给他钱,还有来喜来顺两兄弟,还有那些在许三观和冰冷的河水时给他拿来温热的茶水和盐的好心人,生活很残酷,但你们很美好。庆幸在冷酷无情的时代下还有这些善良的灵魂在默默燃烧着。

这本书关于苦难与长度,关于平等与现实,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我可能理解不到十分之一,但很荣幸能够在余华先生的笔触下了解到许三观的生活,或者说是了解到那个年代下千千万万的许三观的生活。

命运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坚强,勇敢,直面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