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刀锋》读后感_1200字

《刀锋》读后感1200字

最初,我以为主角是徜徉在上流社会的得意者,从拉里进入作者眼中,开始显现出他的纯净,专注与迷惘,开始能隐约感觉到作者要借着他的眼睛去追寻些什么了。

梦想也好,信仰也好,物质欲望也好,人类总归希望自己的生命有所倚仗,像藤萝寻木,或者希望找到未来与归途,若百川归海。

毛姆在这几百页里始终富足,冷静,旁观也参与着这一帮人的生活,奢华的,浮夸的,真挚的,狂热的。我很高兴有他在场,像一个可信赖的主人,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与追求大感兴趣之时,也借了许多来自他的锐利直白又温厚的眼光,否则我们独自去看,断然没有那么多身临其境与无法自拔。

拉里所追寻的,当然是最值得细品的高潮。梵的接近与感知,当然也是我们所渴慕的最震撼,最深刻的体验。震撼于自然,再超然于物外,天人终合一。追寻本心,忘掉本我,来自灵魂的冷静和安宁是值得被贪婪索取的,自心底狂涌而出的欲望和信念,值得让人付出一切作为代价。

有时沉浸于纯粹的快乐中,然而不得与人说,也鲜有人知道。终归同类的星火会吸引同类蝶蛾。那日难得的雨中有暮色,有灯有火,一个她说,这并不浪漫。那日纯粹的行车让我怀念之前五个人的高速和音乐,另一个她说,就这样你就满足了?她们不懂,也不必说。

拉里在梵上,终究有了许多领悟。然而对于救赎这件事,不知道他懂了几分。以己渡人,以己爱人,若是时势需要他舍,也许他也学得会舍身为人。想来若苏菲不因为那瓶酒堕落,或许真能改邪归正到纯净的道路上来。我是信的,但不太同意拉里以这样的方式去救赎别人。

若是成功救赎了苏菲,之后来了其他的小姑娘,那可如何是好?

最初放弃的未婚妻,终究因为两人心之所向确不相同,虽然她爱他,也并没有爱到骨子里的他,所幸这个姑娘除了他之外,更爱奢华的生活,所以离开他之后可能过得更好。但是苏菲这样的姑娘,若被救赎回去,一日若拉里有了更大的救赎目标,不过也会奔向另一种堕落或孤单罢了。

毛姆在叙述里掺杂了佛教天主教印度教种种教义,幸亏都牵涉不深,我们倒能读懂,不至于跑偏到主线以外的路上去,当然,讲深也并非他本意。

不过对于建筑文化宴饮种种上流社会的雕琢品,他总归是看似不着痕迹,甚至是带着极大的讽刺、又在这讽刺中平静地按捺下语气,按捺下不够尊重的一撇,把那生活写得五彩。

像少时读红楼,最爱看其中宝玉和黛玉的纠葛,以后再看到书评,哦,原来曹雪芹要写出这么丰富的上层生活也颇难得。想来最美味的部分,都要富丽多层次的包裹,才不至于落到隐隐让人怀疑的单薄和不接地气上去。

世人贪恋爱情,也贪恋华丽的生活,有时绚丽,有时坎坷,若是两人拥有饱满又充满隐隐掌控感能够持续上一生的爱,即便分不清是不是谎言,恐怕我们也愿意接受。

行之阅之思之求之,你我这等凡夫俗子,不知能走到多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刀锋》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