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那天跟朋友提起这本书,他第一反应是“我对宗教什么的没兴趣”。Fine,我懒得解释。
一个人的朝圣,其实跟宗教没什么关系,是书里的旁观者和我们这些读者,用自己贫瘠的想象力发明的比喻,没有任何准备地徒步几百英里,是某个平静上午一个六十多岁老人的突发奇想,没有理由,仿佛这是他人生剩下日子里唯一能做的事。
他在旅途的开端遇到一个加油站女孩,并将她随口一说的话奉为圭臬,从中获得勇气和信念,却从未考虑过这一切的真实性,在自己脑海里描绘出美好的结局,所以在看到最后残忍的结局是才那么的不知所措。
在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的时候,他遇见了玛蒂娜,优秀干练的肿瘤科医生,却在不为人知的小房子里,等待着永远不会回来的男朋友。“给予和接受都是一种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无意中被记者刊登上报,让他一夜成名,也让他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然而人们只选择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内讧的时候我非常愤慨也埋怨哈罗德为何没有丢下他们自己走,但当其他人先于他到达目的地,被采访、被崇拜的浪潮转瞬即逝的时候,我知道,一个人的旅途才是对他真正的救赎。
“所有英格兰的绅士都如此,一个个买着牛奶,给自己的汽车加着油,或者正在寄一封信,但没人知道他们内心深处背着的包袱,有时需要付出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
或许是最近几天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身上的不易和不为人道的伤痛,永远不要被肉眼所见欺骗。
在哈罗德的故事里,我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勇敢的面对。就像陪伴自己的小狗跟着别人走时,他想的那样,“\一切都是选择”,众生皆有权利。
“仿佛音乐未停,观众犹在”这是全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仿佛看到温暖的阳光、苍老的身躯和滚落的热泪,那置身事外的短暂抽离和沧海一粟的渺小感,是让人挺起胸膛的感动。
真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