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1000字
我很少给五星,这本必须是。还记得之前说过读毛姆的第一本书是《月亮与六便士》,当时我就有感觉,如果月亮这个故事没有高更的背景可能我给的分会更高。自己在读月亮时也一直把毛姆代入到月亮的作者角色中,总觉得那个作者就是毛姆本人。然后我就决定继续看《刀锋》。书两天就看完了,得益于南京昨天下暴雨,大把时间可以看书,再加上这本书算是少有的能让我读得停不下来的书,俗称“无尿点”(不包括说梵那段,那段真是太高深了,我就是在那段撑不住第二天继续的)。书看完我真的有点激动,这本书完美地弥补了我在月亮中的所有遗憾,这本书根据序中的透露,应该是毛姆功成名就以后写的,他自己在给外甥女写的信中也说对于他这样的年纪,还能再取得这样的成功自己也是很得意的。由于这两本书我是连着看的,所以明显感觉出作者的写作功力大有提高。我之前就说过,月亮可惜于已经有原型人物高更,因为高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免被拿来和书中角色比较,其实反而不是好事。按照毛姆自己的说法讲,《刀锋》中拉里这个角色也是有原型的,但是他没有具体指出是谁,这就避免了众多读者会与现实中的原型比较,反而激发了大家无穷的想象力,以及对现实中的原型充满了好奇。同时,这本书又是难得的作者以本名为第一人称,所以也让大家更加具有亲切感。
很多人刚看到开头部分会误以为艾略特是主角,等看到最后就会发现书中的灵魂人物其实是拉里,那为什么要在开头着重笔墨于艾略特呢?我个人理解是作者正是因为结识了善于交际的艾略特,才得以有机会初识拉里,这可能就是人生中的因缘际会。
故事的主线就是拉里,可是特别之处在于拉里这个人物的愈加丰满并不是靠作者与他的直接交往,因为拉里本人其实吐露的很少。作者与拉里的见面次数估计还没有与艾略特频繁。但是你会慢慢发现,作者在书中的角色基本都认识拉里,可以说很多拉里的近况都是别人告诉作者的,故事主线的脉络也是通过作者一次次得知拉里的新消息才逐渐清晰。
整个故事里我本人最唏嘘的是苏菲,虽然作者说苏菲的结局也算是一种圆满。但是,不能否认,美丽但却自私的伊莎贝尔就是凶手,是她杀死了苏菲,我无数次忍不住想,如果苏菲和拉里结婚了,会怎么样?这是一个遗憾,其实我感觉拉里应该是对苏菲有好感的,只是就像他自己说的,少年时自己没发现苏菲平凡的外表下住着一个美丽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刀锋》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