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13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
1、我没想到整篇小说是前后联系的,我以为一个小男孩的出现不过是一个引子,正如一个词语叫做“抛砖引玉”。对于这样的写法虽常见,我大概刚开始看时并不会觉察,而看了全本才恍然大悟,前后呼应,也亦有升华之作用。更者甚,好像一种神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瑞穗的死换来小男孩的今生。而对于读者来说,死亡又增添了新的生机,拜读之后心情大概会好受些。
2、对于薰子其人,她的身份一直是以母亲的角色为第一位的。她放弃了她作为女人求爱被爱的身份。而一个女人,一个生育后的女人,又何尝不是将孕育子女为人生第一要义。大多女人都会顾及子女比自己更多些。这种付出出于母性的光辉而作出某种牺牲,这种牺牲甚至是心甘情愿的。薰子对瑞穗的情感便是如此。对于“死亡”的定义,薰子并不相信,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更何况其丈夫的公司一直都在致力于研究大脑控制的开发。而瑞穗,脑死亡状态时还有自主呼吸。这很难让人相信瑞穗是真的死了。也许瑞穗只是处于睡眠状态,迟早有一天会醒过来,因为出于这种希望,薰子不肯对女儿下达“脑死亡认定”。
3、我没想到此书中的医生对死亡是如此冷漠,大概看习惯了便麻木了吧。冷漠不代表指责。虽然尊重患者/死者家属的意愿并非强迫,可总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了。而一旦确认了脑死亡认定,便与家属协调捐献的事宜。我当然知道这些对于更多的患者还说是迫切的,但人一旦没了便立刻着手拿掉死者身体里的一部分未免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对于家属来说这真的很不容易。薰子接受瑞穗死亡这件事情上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要眼睁睁看着瑞穗的不完整。那时的心情是真的很不容易。直到薰子照顾瑞穗,慢慢的接受瑞穗真的走了的事实,薰子看见瑞穗和她说再见,那时的薰子便慢慢放开了。这段时间薰子过得并不容易,来自科研者星野的努力,薰子是寄托希望的,眼看着瑞穗通过机器可以做小范围的运动。而薰子的亲近之人的态度,慢慢发生的改变。和昌、岳母、老师新章的用意,以及薰子隐瞒身份借用老师的身份出外公益,尤其是这些公益令薰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这些改变促成了薰子真正慢慢的对瑞穗放手,慢慢去接受瑞穗的死。这些对瑞穗来说真的很不容易。
3、小弟弟生人的转变也是一种感情的触角。对于小孩儿来说是敏感的,尤其是朋友们觉察出生人的姐姐的不正常,他们甚至会背着生人窃窃私语。这对于生人也是有影响的。我觉得作者在处理每个角色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每一个人物的触角都在影响着薰子。更何况连生人这个半大小子呢。
4、有时候事件的发生突然而不可测。而对于一个小女孩儿来说,她的慌张她的失措令她隐瞒了瑞穗的位置。若瑞穗下去捡拾戒指之前有人关注了事件的发生,我想,悲剧恐怕便不会发生了吧,对于这个女孩儿来说,这样的经历也是一段阴影,某种意义来说,是她亲手杀死了瑞穗,是她的懦弱害了瑞穗。可悲剧便是如此令人充满恨意。但生者又如此的悲哀和忏悔。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经历也是不容易的。
5、我很敬佩东野圭吾的文字可以表达出来对“死亡”的又一解析,令人哀伤却更多的是痛定思痛的思考,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都在东野圭吾的笔下熠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