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1400字
很久没有这种舍不得合上一本书的感觉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脑袋里装满了许三观家鸡毛蒜皮的那些事儿。一直在想许三观和许玉兰谁对谁错,一乐到底是谁的亲儿子,家长里短的流言蜚语实在是闹个不停。
后来看着看着我发现,其实这里面是藏着温暖的,争吵中藏着,感动时藏着,觉得这是一个很温暖的一家人呢。苦难的日子没有让这个家破碎,甚至让他们比在舒适的日子里更加互相理解。
中途遇到的人儿也很温暖啊,像何小勇的媳妇,只留下了几个钢镚,其余的都给了一乐治病;像来喜呀,那可真是个善良的傻孩子,希望他傻人有傻福。还有好多温暖的人儿,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或许他们本身也变成了一句话,但是他们身上的温暖是遮不住的,散发的光即使被挡住了,也还是有着温度呢。
到了尾声时,我发现啊原来我这一路的想法都错了,其实也没有错,想到便是所得,只不过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看着时脑海里满满的高能运转,可是现在我却有点忘了呢。哎,看完就忘或许是理解的不够深,看的不够多吧。但我现在依然记得最让我有强烈感受的新想法:一个人的家庭状况,抚养的孩子,他的工作,拥有的金钱等等这一切的外在东西或许可以体现出这个人怎么样,但绝不是可以贸然断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的经历与年龄,才隐藏着他的血液流动的本质。曾经的我一直觉得得不到思考的年龄增长只是数字而已,它承担不起对应的阅历。可是今天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一直也只在想思考带来的东西,却忘了经历也同样让人成长。许三观他没有没事儿躺在炕上思考他的人生吧,也有,思考许玉兰与何小勇的事,思考一乐二乐三乐的事。可是他至今走过的六十多年路却让我觉得他真是尝遍了酸甜苦辣。就像他说的“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其实想一想也真的是这样,来到世上不就是为了知道做人的滋味么,尝遍酸甜苦辣才是赚了呢。 哎,感觉说着说着有点风中凌乱了,但是很感谢许三观让我理解到了越年长的人越值得尊敬这个理儿,让我知道了“尊老”的含义,“爱幼”等着接下来的成长吧。
许玉兰亲自总结了这真正的卖血记,我就不回忆了。
“你们三个人啊,你们的良心被狗叼走啦,你们竟然这样说你们的爹,你们爹全是为了你们,一次一次去卖血,卖血挣来的钱全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想当初,自然灾害的那一年,家里只能喝玉米粥,喝得你们三个人脸上没有肉了,你们爹就去卖了血,让你们去吃了面条,你们现在都忘干净了。还有二乐在乡下插队那阵子,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你们爹卖了两次血,请二乐的队长吃,给二乐的队长送礼,二乐你今天也全忘了。一乐,你今天这样说你爹,你让我伤心,你爹对你是最好的,说起来他还不是你的亲爹,可他对你是最好的,你当初到上海去治病,家里没有钱,你爹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卖血,卖一次血要歇三个月,你爹为了救你命,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隔三五天就去卖一次,在松林差一点把自己卖死了,一乐你也忘了这事。你们三个儿子啊,你们的良心被狗叼走啦……”
许三观呐,等我以后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我也要学着你手指敲着桌子,声音响亮,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要温一温...
十分感谢 (ง∩_∩)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