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读后感1100字
是一本非常温暖的书。如父如子,看到最后才明白标题的名字,一个人是父亲,也是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很平淡,不痛不痒拖拉了好久才看下去。很多日本的故事是要给予一段时间代入后感受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一直有书封面那张画,整个故事的我色调也是这样,浅浅的,墨色一样的一团绿色。主人公也很巧叫绿,不知道为什么,是枝裕和这个名字看起来也就是这样浅浅的,一团和气的样子。这本书就像一个有阳光的午后,不那么热,有微风的,空气里有水汽的,阳光也不那么强烈,但是暖暖的——一个适合回忆的下午。这样的下午里,一个青墨色的小茶杯里圈圈绕绕地冒起一些烟,这个故事就像电影和回忆一样,投映在这茶雾里,缓缓的,淡淡的。
人物和背景设定有很多老套的地方,但故事本身是很新的——如果你抚养了六年的孩子不是亲生的,要不要换回来?如果两个家庭有比较大的差异,如何面对这六年时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文末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换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
我也没有想到,看到后来我会哭。很多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动人,比如黑夜里听到父母对话的庆多睁大眼睛躺在床上不敢动;比如由佳里的戳肚子安慰法;比如相机里小小的庆多眼里的爸爸;比如良多在道歉的时候明明有那么多可以说,却独独提到“对不起,我弄丢了你的玫瑰花”;比如信子接到电话后,时隔七年还是只要一句“以前”就已心知肚明;还有樱花大道的尽头停下,第一次想要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融化世界的拥抱。故事里也有很多矛盾和非常典型的刻意安排的矛盾冲突——两个家庭在财富和修养上的不同,但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上却有反向的对比;良多和原生家庭父亲继母的关系,和自己在自己家庭中对待“继子”和“自己孩子”的关系巧妙地呼应和改变。工作上的失意带来生活重心上的调整。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父亲的样子、如今令自己头疼的反叛却讽刺得正是从前希望庆多能有的主见、以前自己对继母被打时的“与我无关”和与仇人护士的板栗头儿子“她是我妈”勇敢保护继母的碰撞、工作上坚强和生活上严于律己其实内心却很脆弱,多年来的心墙也慢慢…从书名《如父如子》到书中着墨力度,我认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良多,他身上有太多矛盾,从固有的那些坚持和冷漠被打破到变向温情,从婚姻被突如其来的换子事件激化矛盾而破碎到重筑…大孩子也长大了,没有人会在扮演一个父亲角色的学校里毕业。
看完以后我就跑去跟妮妮说周末陪她去看她想看好久的电影,给爸妈打电话,想对身边重要的人更好一点,他们值得。一个让我这样做并感到幸福的书,该是本不错的书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父如子》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