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1200字
花费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完整的读完了西游记。
与86版西游记一一对应,却真是佩服吴承恩与拍摄的剧组。
原著中,唐僧软弱可欺,性子刚愎,肉眼凡胎,慈悲乱放,对行者只在被魔怪抓去时才念着悟空,被悟空费尽心思救出后只一句多亏你也了事,后面遇到看不顺眼依旧要念紧箍咒。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他对悟空的信任在哪里,只是需要时用之,不需要时恶之。
再说猪八戒,因性子懒惰,食肠大,总是好吃懒做,心志不坚。是以,总被悟空抓着要打,所以对悟空多有怨言,每每怂恿唐僧念咒,也因为他,坏了多次悟空的事。但是,八戒在取经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小,大多数关键时刻也能够自告奋勇的去与妖怪打斗,而且总想着要去分一点功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有时候,让你觉得他讨厌的同时,又有几分真实与可爱。
再说沙僧,与电视剧里不同,原著中的沙僧不是那几句台词,他性子沉稳,每每在悟空八戒争执或者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说一句公道话,或者提出很中肯的意见,仿佛局外人看清道道一样。他的本事与八戒相仿,只是在八戒后面拜师,沦为老三,总是被留下保护唐僧,看守马匹,是以出头机会少,功劳自然少,最后只成了一个金身罗汉。
小白龙就不说了,一路上只出现过一次,有智慧口不能言,安心做一匹白马。苦劳居多。
最后,说一说孙悟空。个人以为,西游记的主角是他,而不是唐僧。86版的西游记里把唐僧软弱的一面都去掉了,整部剧都是以取经为第一线。然而原著中,却处处显示出悟空的尽心尽力,有始有终,心里一直挂念自己被压五行山五百年,是唐僧救他出难。所以取经路上,唐僧几次都打了退堂鼓,都是悟空主动想办法,去了障碍,保唐僧西去。所以悟空才是主心骨。
看完以后,西游记传达的只是一种精神,为了目的,即便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终究会成就功果。
另外,胡诹几句。也许西游记只是一个如来埋下的一个大圈套。首先悟空得天地灵气而生,然而不是,却是如来私生子。是以化菩提老祖教悟空成太乙金仙。不然谁有那么大本事,从他让悟空选择修习的仙法时可以看出,悟空所学只有他的万分之一,所以可知菩提老祖有多厉害。再说悟空大闹天宫,无人能降。真的降不了吗?那后面保护唐僧,那么多妖怪让悟空束手无策,天上众仙不如妖精?单说青牛精偷走太上老君的金刚圈就能收了悟空的金箍棒,青牛精都会用,太上老君能不会?当时却没有用,只是用那金刚圈砸一下悟空的脑袋。最后才请的如来降服了孙悟空。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知道孙悟空是如来的私生子,不好打压太过,实在管不了,那如来你自己管吧。
再说后来取经,为了救悟空,如来把二弟子金蝉子贬下去,十世为人,却不刚刚好是悟空刚刚出生时就贬下去了?所以说如来还是做了手脚的。然后让观音给唐王增加二十年阳寿,哄的唐王派人取经办水陆法会普度众生。后面就是救出悟空,为了磨砺他,让他跑遍三界,经历许多困难,最终成佛,收入自己门下。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测,原著中并无这种观点的描写。仅供娱乐[得意][得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西游记》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