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作为一部书写一位迄今为止在海内外仍影响深远的心学大师的传记,此作给人一种撑不起大场面的感觉,笔调不够厚重,用词不甚考究,有些人物心理描写过于简单、非黑即白,且太多没有考据的主观臆想,感觉颇不负责任~
呵呵,纯属个人阅读体验,请不要因此就拍砖,让我写一个试试~
但作为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入门读物,抛砖引玉,扫扫盲,还是可以的~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不需要任何外力帮助。
心学诞生前,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理学家则说,孟子说得对,荀子说得也有道理,而告子给我们提了个醒,所以,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至于为什么要存天理去人欲呢?理学大师张载给出了比较皆大欢喜的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历经陈抟、穆修,周敦颐的无极,再到他的弟子程颢和程颐的“存天理,灭人欲”。到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而陆九渊则继承了程颢的思想。
王阳明从“知行”的角度来说明他和朱熹、陆九渊的不同。他说: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静坐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 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
如何学习心学,王阳明给出了四点:第一,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第三,改过。有错就要改,绝不姑息;第四,责善。也就是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个人认同王阳明心学对“孝顺”的定义——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即“让父母心安”。
王阳明将心学运用于军事,有三个过人之处:一、不重形式,只重实质。二、以毒攻毒,以贼攻贼。三、心理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永远让人摸不透他的路数……
以上,便是又一次开卷有益。至于王阳明哪来的钱?妻妾几多?徒子徒孙谁谁谁……不重要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