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_1800字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上架建议是一本女性读物,因为即使你是一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也不到5%,演员梅婷评价,这是一本关于女性身体呵护的及时雨,身为女性的我们,可以掌握和领悟许多关于自身呵护的内容。爱自己就需要懂自己,懂得爱自己才能爱他人。但也有作家评论,这也是一本已婚男看了体贴老婆,未婚男看了好找女朋友的书刊,各取所需吧。
作者写了自己从进协和医院前奏,到进入协和医院的实习医生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副主任医师,在妇产科经历的无数病历以及经治的无数病人中,以故事情节、对话方式讲述了妇产科的种种病历,从日常的接诊、问询、检查、治疗、手术、治愈或者复发等每一个细节,看似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娓娓道来,读起来通俗易懂,但其实包涵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妇科疾病中的结肠、盆腔肿物、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卵巢囊肿还有巧克力囊肿,有的肿瘤里头还有油脂、头发、牙齿、骨片等什么都有的叫做畸胎瘤,有像菜花一样激烈绽放的宫颈鳞癌,还有坚如磐石,引起大量胸水、腹水的卵巢纤维瘤,各色肿瘤等(让人看的不寒而栗),什么生理性疾病,病理性疾病,真是隔行如隔山,因不懂医学知识,会觉得有些故弄玄虚,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在作者描述时,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其严肃性,有其警示性,也有作为一名医生的恪守和责任。
对于妇产科来说,除了妇科疾病,不是初产妇就是经产妇,当然二胎政策开放后,一大波的女士又开始忙活起来与产科医生打交道了,听父辈们说早期生孩子,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有的不用去医院就直接生在了炕头上,而现在对于好多初产妇来说,因为条件好了,优生优育,刚知道怀孕就去医院建档,一月一次的孕检也是雷打不动,甚至一有风吹草动,上医院,甚至卧床休息,听同事说她家亲戚生孩子,十月怀胎躺了十个月(好难想象),到了生育时因产妇娇气,怕疼因素,而选择刨宫产(日常说刨腹产,从作者专业角度这种说法有误),但世界卫生组织对刨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然而因现在白领越来越多,先奔事业后生孩子的高领产妇也在增多,甚至有40岁才生孩子的,还有孕妇在怀孕时营养过剩而出现的〃巨婴〃现象也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选择刨宫产,但在医学角度一般情况还是建议自然分娩,减少风险率,当然在现实中各有各的事故发生,只能做到减少,还不能达到万无一失。
然而对于医患关系敏感的现状,现实中的医疗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有的因为误诊,最终吃上了官司,丢了执照,丢了职业,后半生伴着悔恨,自责。而对于患者,因你的失误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失去了做女人的自信,焦虑、抑郁,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有的甚至是本是庸医,拿卿卿性命当儿戏,靠拍马屁、送礼身居高位。有的医生戴着有色眼镜作为看病的标准,看红包,看关系,看职位…。当然在作者描述的协和,可谓每个医生都是医者仁心。在招考人数上也是有着严格的限制,考分也是75分及格,而不是60分及格,可谓是优中选优,也是为了真正做到医学上的专业与严谨,以真正的精英铸造医学界的高峰吧。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着孕育、养育、教育的多种角色,女性的健康以及每一位母亲的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个人及每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从少年到青年,青年到中年,中年到暮年,一生都在发生着身体和情绪的变化,在这变化中有种种无法预测的变数,我们尽量做到小病别拖,大病别扛,不然成了重病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就是等着见阎王。为了避免'为医消得人憔悴',关爱自己,请从点滴做起。
当然现代女性开始不再无谓地为难自己,懂得了如何爱惜自己(但在妇科方面还是了解的太少)。因为发现这个世界有时真的很坏,一旦你没有战斗力,定会遭到职场百分百的抛弃,甚至婚姻出现危机,这时候你才发现,永远接受你、为你遮风挡雨的一直是你的家人。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对家人多一份陪伴,有事没事回家看看,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
也希望现实中医患关系可以改善,医者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仁心,当然医生有医生的苦,作者笔下的协和也是现实医疗体制的一个缩影(一般医院远不比协和吧),同时也告诉大众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患者,有智慧的患者,在进行良性沟通的同时看好病,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了解医生与患者从在的问题同时,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这个不争的事实。
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关爱自己, 不求每个医者都如林巧稚,不求每一个医者都是作者张羽,但求每个医者不要忘了选择作为一名医者的初衷,医者仁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