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 记得爱玲三大恨事之一便有《红楼梦》未完。幸得她同一看法甚是欣喜。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读完红楼确有此感。后四十回与前篇章节相差甚远,不止文笔,甚而主体情节,人物命运都觉高鹗实在胡诌。前面判词即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本该是一切了空凄清景,却被改为贾家还有飞黄腾达欣荣象,实在有违前篇大量的铺设。黛玉的“林中挂”,宝钗的“雪里埋”,王熙凤该是冰山雌凤草席裹尸回金陵,探春似有王妃位……与前篇的词曲中实也不符。本以为是书版本有误,对比电子档却是一字不差。不过荐读纸质本,其中意味可反复琢磨,查询情节线索便宜,诗词辞藻理解容易。
- 文中对君王的统治描写有奉承褒奖,打造圣明贤主形象之感。贾雨村复官,元春省亲,贾母死赐葬银,贾赦贾珍薛蟠被赦,世爵重受等,都意在维护这一形象。也有抄家流放,相比较少,实也有生杀予夺,兴衰命运无不是他一个人之决断。
- 贾宝玉先是厌恶功名利禄,却还是走上仕途,李白虽狂放自任游历山河,30几岁也还是要取仕求官。在一个需要功名的社会,违背规律便会变成异类,遭人抢白。如在今日,没有人会对追求更高的学历嗤之以鼻吧,没有人会对高考或者其他改变命运的考试不屑一顾吧。看看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寥寥无几。宝玉这性格却也是令我喜欢不起来的。软弱,逃避,无一点血刚之气。说是专情又四处留情。只他体贴女子这一点胜过所有人。
- 最喜王熙凤和探春两个人物。说王熙凤心狠手辣,谙于算计。能够理解,在其位谋其事。探春的自尊自爱,贤能治家,才能赋文,即使她远嫁的结局,也不会有艰难的运势。
- 有看到说是元妃败后,贾家开始败落,其实我倒觉得从抄检大观园起,派势就不一样了,当然也如探春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冷子兴演说宁国府开始,不就已经在趋向败落了吗,还有很多想法一时叙述不完,再读时有新体会再交流,大力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楼梦》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