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1700字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1700字

说实话,之所以读这本书,吸引我的主要在于张爱玲而非文字。读罢发现文字绝非平庸,却如何了得!然世面上,特别是大陆对于本书和作者谩骂者多,推崇者寡。陈丹青说“海峡两岸,胡兰成至今尚未出土,或者出了土也不宜谈论”。我却不以为然,觉得也没有那么神密,倒是台湾诗人柏华先生言:“胡兰成是文学水平的试金石,是人品人格的照妖镜”,倍感压力,细品之则深以为然。因为你就是世界,你美好,世界就美好,你邪恶,世界就邪恶,你纯洁,世界就纯洁,你淫荡,世界就淫荡。
品读其书品味其人,愚以为可分三个层面次第展开:
第一是世俗层面的。胡兰成在这一层次有两个宿命无可逃避,其一因与张爱玲的一段姻缘,胡兰成几近为民国的头号负心汉;其二因任汪伪政府宣传次长,汪精卫门下第一俊秀,胡兰战成为全中国的著名汉奸。这两幅“胜名”之下,即便难副其实,也无法逃脱“流氓”、“缺德”、“无耻”之类的世俗评判!即便你不出骂语,对这位失意政客、一个流亡之人、一个汉奸,我们内心深处也难宴息愤慨和厌恶……在世俗的世界中胡兰成从几个方面讲都是一个叛逆者,无论对祖国、妻儿、主子还是才华,而他自己一生也饱受其苦,本想飞鸟依人,却浪迹天涯,累累若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所言所行累及家人,长子因其自杀身亡……虽自娱超然,终还是遗恨而亡,呜呼哀哉!
第二层面为理性的层面。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专研究胡兰成其人,会发现胡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必然的。因为心理学的成果告诉我们,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他的心智模式、生活态度会对其身体产生持续的影响。胡兰成出身乡野,在农村长大,家境清寒,早年丧父,却生性聪慧过人,青年后才华横溢,儿时便深得女人喜欢,这种经历基本符合于连式人物模型,自卑感之下的强烈自尊心导致其心怀饱负、野心满满,一生为改变身份奋斗不止。这种性格的缺陷是一心向上却不折手段,只求获得却不知廉耻。因此他供职汪伪就无可厚非。台湾作家蒋勋就直接问过胡兰成为何选择汪伪?胡回答“说当时有5个政府,我在打江山”,竞如此厚颜!我倒不是非说出身农村的人怎么不好,只是但凡属于连式的人物,其行迹和结果都是一个模式,譬如芮成钢、电视剧人物祁同伟、还有时尚潮流凤凰男等等吧,其身上如同胡兰成都有相似之处。诚然,也许会有人说,生在底層,誰不想找一條捷徑,突破自己的階層,去打破頭頂的天花板?没有人愿意一辈子活得和咸鱼一样。但,大道之行,往往是不能抄近路的。所谓捷径,都暗藏着无数危机。纵观胡兰成一生其心里模式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用其才华和自予超凡来掩盖其自私与自负,最后仍是伤痕累累。
第三个层面是哲学的,这层面要求我们逐渐扩大你的胸襟,开阔你的视野至没有是非成败;不断提升你的境界至宇宙来府观我们这蔚蓝的星球,没有了国界和宗教……当我们彻底摆脱所有的成见甚至信仰,焕然一新地面对眼下的这个人以及他的文字,便可俯视人类最本质、最深邃、最尖锐的文字与声音,你会发现,胡起身于乡野,单凭掌中之笔,一跃而为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自有其过人之处;你会发现,翻开书页,如同走入真境,遇见真人,真可谓亲亲切切观赏一番民国风情了。你会感悟到一切的生命都在努力绽放,因为太多的美丽总在不在意自己的成见时才被发现,才会慢慢浮现。因为不论美丑善恶之时便是美德的开始。否则,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时,心中便有屏障,便有挣扎甚至谩骂与拒绝。胡兰成文笔自成体系,笔法流丽,顿悟成趣,百味回甘,下笔角度奇特如蓝色妖姬,写风俗若民国大全,写女人,寥寥数笔婉约尽显,写爱恋,男人心态跃然纸上直指人心。试问哪个男人不想娶尽天下美女?哪个女人没有可爱之处?尤写男女之事,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诚然,平和宁静的确是极少数人才能享用的礼物。具说胡兰成最后的岁月异常平静。
我相信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然此话可为知者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