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1000字
乌合之众 讲到了群体无意识、群体智商低、群体无判断、群体思想既会高尚又会辣毒、法不责众等现象在中国这个人口超级大国尤其明显。
群体当你至于其中,你就免不了成为乌合之众。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对于文革的描述 荒诞,人们的死显得无足轻重 甚至可笑。当然看过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反讽,但王小波自己说:当时的自己就是那么感觉的,只是把真实的情况写了出来。
中国其实是崇尚乌合之众的,大家是强调多人力量大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多人智商高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中国又是创造领袖的。中国的思想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儒学变成上下的指导思想,两千年间不是没有新的思想出现,只是大部分人成为了书中的乌合之众,拥护这唯一的领头羊。
民族的盛衰在于思想。当所有人都不相信梦想的时候,民族的衰败也就开始了。所以一切也就说得通,近代中国人一直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己任,现在又有了中国梦,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的。但现在也是危险的时刻,因为一庞大的乌合之众,拥有强大的爱国热情的群体在网络到处可见,群体具有不稳定性,今天的结果明天可能相反,头午的话题下午一样抛弃。大家你言我语却不知伤人无情。无资产者在爱国,小资产者在抱怨中上资产者不关心无资产者。大家各说各的,真相还没出来早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了,但其实没有人在意真相是什么,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说话这很好。
国家的强大不在于体制而在于人。制度与政府所起到的影响很小,一群拥有怎样民族灵魂的人你的国家就会怎样,制度就会怎样。但民族灵魂的决定又受由血统 环境地貌等影响。
没有绝对的民主。多数人的决定不会优于一个人的决定,即使这群人是高智商也一样不会例外。无论怎么的体制权利都会是掌握在在少数人中。
这本书读完最大的好处应该就是不会盲从吧,在当今社会这点尤为重要。其实乌合之众处处存在,小到宿舍几个人的聚餐 决定。大到全民微博的网络讨论。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然后伺机而为。书中案例很多 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但书中大的观点现在看来并没有落伍 反而很多像预言一样成真了。但书的缺点就是太过偏激了,有些不敢苟同,还有些晦涩难懂。但或许作者已经用他自己的果敢偏激的语气将我们说服,我们已经成为了这本书的乌合之众也未可知。
曾国藩说过:人要成功需三点:有志 有识 有恒,有志才会不甘于人后,有识才会知己长短,有恒方能无所不成。中国人当时缺少的就是识,现在缺的是恒 。共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