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700字
一直相信身体和精神,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平时不能外出,就多看书。如果有闲暇时间,就出走感受世界,寻找灵感和积累素材,所以特别认可余秋雨先生行走的文化。
以前对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停留在求学时期,那时候对于莫高窟的遭遇表示愤恨和痛心。直到2017年夏天,青海甘肃之行,对于书本的文字,有了更深入的自我感受。
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狂野,余秋雨先生的认识,和高晓松先生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下是我游历的随想,分享给大家,希望没有去的小伙伴可以感受一下,也可以引诱想去到没有出行的小伙伴:
[青海•湖]
被遗忘在云端的眼泪
守护了千万年
你来你走
它还在
与天遥望
但永不相拥
你的阴晴圆缺
都映在我心里
捧一手清凉
脚末柔波
醉倒在你
蓝色的深情里
两年不见
你好吗?
[敦煌•人间]
飞天入敦煌
鸣沙舞月牙
驼铃声声摇
金光四面来
莫高佛经华
千人千年画
朝代更叠换
一窟一世界
自然大显小
历史久称短
人处须臾中
来往虚无间
心存善念行
沙漠现绿洲
由于余秋雨先生受到了20多年的攻击和毁谤,所以书内也有比较多的笔墨讲述类似经历的苏东坡,巴金等人,让我更加走进了余秋雨先生的世界。
书本除了传达一些个人观点,让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更多人分享,这个一点不是所有作家都愿意或者有勇气做的,所以我特别佩服。让自己的优点,缺点都曝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是有很大的风险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的包容和理解。
对于中国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人物,应该得到相当的尊重,可是也必然承受相当的毁谤。我没办法甄别其中的真伪,也没办法替余老先生做什么,至少我能做的是,希望他可以看到,有一个人,其实有更多人,是理解他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