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1400字
这是一本好书,出版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书中的很多理念已经成为了管理常识,以至于我们“日用而不知”。在本书中,德鲁克重新定义了“管理者”,提出管理者就是组织中的知识工作者,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 CEO”。
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指出:管理著作通常都是谈如何管理别人的,而本书讲的却是管理者应该如何管理自己,才能够做到卓有成效。让一个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去管理别人,是很不靠谱的。为什么管理者的工作成效在德鲁克看来是个很大的问题?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这本书背景是在美国经济在二战后快速发展后成长起来一批大公司,管理者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是,这些新增的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他们不知道管理者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当好一名管理者,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管理者的工作成效问题,认为这是关系到组织成败的关键。如果管理者没有成效,组织也不可能有成效。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但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洞见。
本书核心问题:
一、为什么实现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面临的一项挑战?
二、要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三、要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应该如何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四、要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应该如何做有效的决策?
第一:实现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面临的一项挑战。所谓卓有成效,就是要让工作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强调贡献,不能流于表面的忙碌。但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他们必须学习正确的方法,通过不断训练和实践,才有望做到卓有成效。
第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时间管理。首先要记录下你的时间安排,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浪费时间、意义不大的活动,然后想方设法将碎片化时间集中起来,形成整块的工作时间,最后,遵循“要事优先”原则,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用人所长。管理者应该找到那些在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并充分发挥他的这项才能,帮助他取得成功,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短处。不仅要发挥下属的长处,还要学会管理上司,发挥上司所长;同时充分了解自己的天赋秉性,发挥自身所长。
第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有效决策。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天天忙于做决策,而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决策时要行动果敢,切忌只做一半或者盲目折中。对经常性事件,要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有效决策还需要在多个相互冲突的备选方案中做出判断,充分考虑反面意见。
这本书中的很多理念已经成为了管理常识,以至于我们“日用而不知”。尽管如此它还能带给我们新的收获。因为,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些“干货知识”,而是将我们带到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管理场景当中,用严谨的分析和平实的语言来推导出结论,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步步展示给读者。
所以,读这本书,记住一些有用的结论只是最初级的,更重要的就是学习他的思考方式,学习他超越时代的视角,以及他如何对社会趋势做出敏锐判断。就像作者在书里说的:\\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本身,而是趋势的转变\\。
时间管理 :记录时间分配,砍掉浪费时间
用人之长:充分了解自己和下属,发挥所长
有效决策:懂得放权,不要忙于决策,只做重要和原则性解决方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运用好了以上可以更好卓有有效达成目的。毕竟大量阅读和学会的技能也是为了把学到的理论落实到实践里,创造更多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