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_900字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900字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时,在相关报道上看到过该事件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技术对比,但也仅停留在听说层面,没有深入查阅相关资料。有幸看到本书,让我对切事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了解到核事故对民众的影响程度。
作者用严肃的纪实文学真实的记录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心理感受等。采访对象多达数十种,医生、护士、清理工、科学家、政府官员、军人、当地民众、受害者家属等等。让读者从不同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受到核灾难发生后的种种反应。对于切尔诺贝利,人间炼狱不以为过,到更为寒心的是三十年后的今天,真相仍不能公诸于众。
这次灾难,相当于350颗广岛原子弹的辐射剂量,造成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多地受核辐射污染。三十多万人被迫逃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至少27万人将会患癌,因此而死亡的多达9.3万人。不仅如此,受核辐射影响的后遗症至少要经过800年才能彻底消除。不仅仅是在前苏地区,辐射还会影响德国、法国、瑞典、挪威、保加利亚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全球受影响人数多达20亿人次。
多么可怕的数字,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血淋淋的事实。“什么样的人我都见过,我见过被汽车压扁的人,见过支离破碎的人,见过被烧焦的孩子,但是切尔诺贝利人的死相是最可怕的。”来自于本书中一位护士的口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实力的快速提高。核技术,这个敏感的词汇在国际地位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虽然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确定他们能够完全掌握核技术,不受任何核伤害。但朝鲜半岛核威胁、伊朗核问题等事件仍层出不穷,不断威胁着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事故虽然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但是在乌克兰及白俄国家仍处在谈核色变的地步。身为人类我们必须反思,科技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征服世界还是大自然?如果赖以生存的家园都被污染了,那我们还能去哪里,月球,火星吗?
一本好书,就得传承传播,虽不免沉重、愤怒,则能更好的了解当时状况,大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