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读后感900字
激荡四十年,邓公不平凡!
1975年小平同志临危受命,主持国民经济的全面整顿恢复,他选择的突破口正是教育和科技领域。1977年小平同志正式恢复工作之后,他主动请缨,要求分管教育和科技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小平同志深知,中国一切都落后,但最落后的则是教育和科技。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辟论断的极端重要性。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内生增长理论的开拓者保罗罗默。罗默用严格的数学模型证明了邓小平的著名论断,可算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1978年是第一次。经过举世瞩目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小平同志成功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小平同志入情入理、情真意切的讲话,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改变了整个世界。
1986年前后,邓小平多次讲: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改革也搞不通。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真正成功。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
邓小平以异常尖锐犀利的语句,深刻剖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表现和危害。邓小平说: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经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小平同志谋划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解放思想。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里,有一段掷地有声的精彩论述: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他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做到了!
看着“小平你好”条幅,邓小平说:人民万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