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体(全集)》读后感_1500字

《三体(全集)》读后感1500字

一直以来,我对科幻小说都存在一种误解和偏见,这种偏见源于思想的狭隘。对现实意义的追求使我长久的忽视了科幻小说的重要性。以及它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表现形式。而刘慈欣的超现实的科幻作品,更是打开了我对科幻类小说的探索热情。

《三体Ⅰ》的背景是现代社会。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文革时期的动荡不安,由人们对文革的恐慌到麻木,由此产生对地球之外世界的追求。叶文洁就是三体文明的发动者和始作俑者。文革十年正值她青春年少,她亲眼目睹了文革时期母亲和妹妹的无情揭发,以及父亲被批斗至死的全部过程,对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在探索阶段的年纪,突然遭此变故使她从中获得巨大的痛苦和绝望,社会的无情冷漠成就了她后来对社会的反叛和报复。“文革”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年代,我的母亲出生在文革那年,她对文革的感知甚少。从历史上看,那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它就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人,急切的想寻求光明,前方一旦有人摇旗呐喊,它便跟着到处乱撞,企图杀出一条道路。人们一旦陷入集体行为,往往会丧失自我和理智,只剩下无知无畏的冲动。“还有多少在自己看来是正常甚至正义的人类行为是邪恶的呢?”这让我想起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从中可以一窥文革时期人们对革命无上的追求和狂热。当然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让人心痛到流泪。言归正传,叶文洁是个倔强的姑娘,她没有像自己的妹妹,《归来》里的丹丹一样,揭发自己的父亲。她拒绝在揭发信上签字而差点被折磨冻死。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进而引发“人类和邪恶的关系”的思考,“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于是人们开始狂热的追求“外部的力量”。回到对三体世界的探索上,它是高层知识分子直接参与和发动的三体活动。本质上是“对更高等文明的向往和崇拜,让子孙在终极战争后幸存的强烈欲望”。三体文明通过科幻游戏的方式,发展高层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成员。有趣的是游戏里的主人公是哥白尼,墨子,爱因斯坦,牛顿,周文王等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解读展现了三体世界的情景。那个有三个太阳的星球,也正急切的寻找新的适合生存的星球。“智子”作为三体世界的信息传输工具,首先被传送到地球之上,开始监视人类活动的行动。各国也开始关注到这个发展迅速的地球三体组织。第一部似乎是在为第二部做的宏大的铺垫。它更多的解读了历史。

《三体Ⅱ黑暗森林》,“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故事一开始,就出现了紧张的局势。三体文明并不能拯救世界,它的唯一目的是杀死异类文明。人们对生的渴望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动荡。人类的混乱就像文革时期那个急于寻找光明的年轻人一样盲目而冲动。为了避开智子的监视,人类想到了“面壁者”。作者通过面壁者的角度,展开更为宏大的宇宙探索。善于冒险的人类正在发掘无限的潜能。

《三体Ⅲ死神永生》,最后一部则完全依赖于宇宙的宏大背景。作者似乎已经对科幻的描述驾熟就轻了,一维,二维,三维,四维空间的描述,直到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最终被一维空间吞并,变成一张纸。而得以幸存的人类和宇宙其他文明又将在宇宙中探索其他生存空间。又引发了人类对下一个文明诞生的畅想。故事就此结束,让人意犹未尽。

对着本书引发的一个思考是,人性的弱点。无论是故事之内还是故事之外,人类无时无刻都生活在一种焦躁情绪之中。对现实生活悲观的预见,群体的不理性行为,与总是企图寻求外界的力量自救导致社会总是处于动荡不安中。很多情绪描述也准确的反应了现实人类的思考方式。这些情绪通过我阅读《激荡三十年》里曲折的企业发展史也可以窥到一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体(全集)》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